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作品简介

《寿阳曲·江天暮雪》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为“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此曲以简练笔墨描绘冬日暮雪江景,展现空灵淡远的意境。开篇“雪乱舞”动态传神,继以“半梅花半柳絮”喻雪之形态,兼具柔美与灵动;末句聚焦“钓鱼人一蓑归去”,以渔父孤影点缀苍茫天地,暗含隐逸之思。全曲仅29字,却融诗情画意于一体,体现了元代散曲“清丽自然”的美学特色,堪称马致远山水小令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中,马致远和许多文人作家一样,不满当时蒙古贵族腐败、落后的统治,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合流,远疏科举,放浪江湖,甚至甘愿沉沦社会底层,接近平民百姓,了解他们的饥苦,用写杂剧、作散曲的形式申张正义,砧贬时弊,但又不可能完全超脱出来,只期尽可能保持高尚气节,求及自身净化。马致远晚年求仙觅道、消极避世,在辞官归隐的时候写下这首《寿阳曲·江天暮雪》小令。

翻译注释

翻译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

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注释

(1)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2)半梅花:一半像梅花。半飘柳絮,一半像是随风飘舞的柳絮。

(3)堪:值得。

(4)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全文拼音版

寿shòuyáng··jiāngtiānxuě
tiānjiāngxuěluànbànméihuābànpiāoliǔ
jiāngshàngwǎnláikānhuàchùdiàorénsuōguī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归隐。杂剧《汉宫秋》写王昭君故事,文辞优美,为元杂剧代表作。散曲成就更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誉为"秋思之祖",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作品多写隐逸情怀与人生感慨,风格豪放清逸,兼具诗词意境与俚俗趣味,对元散曲发展影响深远。今存杂剧7种,散曲百余首,辑为《东篱乐府》。

马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