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江天暮雪》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为“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此曲以简练笔墨描绘冬日暮雪江景,展现空灵淡远的意境。开篇“雪乱舞”动态传神,继以“半梅花半柳絮”喻雪之形态,兼具柔美与灵动;末句聚焦“钓鱼人一蓑归去”,以渔父孤影点缀苍茫天地,暗含隐逸之思。全曲仅29字,却融诗情画意于一体,体现了元代散曲“清丽自然”的美学特色,堪称马致远山水小令的代表作。
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中,马致远和许多文人作家一样,不满当时蒙古贵族腐败、落后的统治,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合流,远疏科举,放浪江湖,甚至甘愿沉沦社会底层,接近平民百姓,了解他们的饥苦,用写杂剧、作散曲的形式申张正义,砧贬时弊,但又不可能完全超脱出来,只期尽可能保持高尚气节,求及自身净化。马致远晚年求仙觅道、消极避世,在辞官归隐的时候写下这首《寿阳曲·江天暮雪》小令。
翻译注释
翻译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
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注释
(1)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2)半梅花:一半像梅花。半飘柳絮,一半像是随风飘舞的柳絮。
(3)堪:值得。
(4)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马致远的诗
相关推荐
寿阳曲·夜忆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寿阳曲·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寿阳曲·新秋至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寿阳曲·云笼月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寿阳曲·答卢疏斋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寿阳曲·心间事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
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寿阳曲·一阵风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寿阳曲·咏李白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