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唐代〕刘禹锡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作品简介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山水玄理诗。此诗以僧人所言罗浮山奇景为素材,通过瑰丽想象构建出恢弘的宇宙图景。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十六句以“夜宿最高峰”为契机,描绘海天黑宇、星辰逼人的夜观天象之景,继而以“日光吐鲸背”转入日出壮丽瞬间,运用“万马驰”“广乐奏”等博喻展现天地变幻的磅礴气势;中间十句通过“醯鸡仰瓮口”的微渺视角与“赤波千万里”的宏阔景象形成对比,揭示认知局限;末六句升华至哲学思考,“知小天地大”呼应庄子思想,表达对宇宙本真的敬畏。全诗将山水、神话、玄理熔于一炉,在唐诗中独标逸韵。

翻译注释

翻译

你说在罗浮山顶,很容易就能望见天下九州。

越往高处攀登,山间的大气就愈发壮阔,汹涌地包裹着人的身体。

夜晚住宿在最高的山峰,放眼望去空旷浩渺,没有任何事物能与之相邻。

大海一片漆黑,天空格外辽阔,星辰仿佛要向人逼近。

当时正是新月初升的时候,阴暗的事物肆意翻腾震动。

太阳的光芒从像鲸鱼背一样的云层中吐出,光影如利剑劈开龙鳞般扩散。

那景象忽然像万马奔腾,旌旗在波涛中高高耸立。

又像宏大的乐章奏响,金石乐器中蕴含着悲戚与苍凉。

让人怀疑山中有巨神降临,世间怪物都前来朝拜。

原来阴阳二气交替运作,才让黑夜变成了清晨。

天鸡开始“咿喔”啼鸣,东方扶桑树的方向已泛出晨光。

千万里的红色波涛之上,仿佛涌出一轮黄金般的太阳。

向下俯瞰世间万物的气息,细密得如同缝隙中的尘埃。

那些瓮中的蠛蠓虫,抬头望着瓮口,还以为那就是银河的渡口。

世上的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用小小的心去揣度天地自然。

哪里知道在视听之外,还有无数令人惊愕、无法言说的奇景。

遥想那无边无际的宇宙,罗浮山不过是一杯水旁边的小地方。

人只知道渺小细微的事物,却不明白天地的广阔,又怎能认识它的真相呢?

注释

(1)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

(2)九垠:九州。

(3)朏魄:新月的月光。

(4)龙鳞:龙的鳞甲。

(5)奫沦:水深广貌。

(6)咿喔:象声词。禽鸟声。

(7)昕昕:明亮貌。

(8)醯鸡:即蠛蠓。

(9)云汉:银河,天河。

(10)大钧:天或自然。

(11)怪愕:惊异,惊奇。

全文拼音版

yǒusēngyánluóshìyīnwéishīxiězhī
jūnyánluóshàngróngjiànjiǔyín
jiàngāoyuánzhuàngxiōngyǒngláishēn
宿zuìgāofēngzhānwànghàolín
hǎihēitiānkuàngxīngchénláirén
shìshídāngfěiyīnténgzhèn
guāngjīngbèijiànyǐngkāilónglín
shūruòwànchíjīngsǒngyūnlún
yòu广guǎngyuèzòujīnshíhánbēixīn
yǒulíngguàijìnláibīn
yīnyángdiéyòngshìnǎizuòchén
ōtiānmíngsāngxīnxīn
chìqiānwànyǒngchūhuángjīnlún
xiàshìshēngfēizhōngchén
yǎngwèngkǒuwèiyúnhànjīn
shìrénxìněrfāngcùnjūn
ānzhīshìtīngwàiguàièchén
yōuyōuxiǎngfāngnǎibēishuǐbīn
zhīxiǎotiānānnéngshízhēn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有所思

〔两汉〕汉乐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有所思

〔南北朝〕沈约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唐代〕杜甫

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

昔如水上鸥,今如罝中兔。

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

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

海隅微小吏,眼暗发垂素。

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

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

有美堂记

〔宋代〕欧阳修

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於杭。於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於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然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师,命予志之。其请至六七而不倦,予乃为之言曰:

夫举天下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兼焉者多矣。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後得焉。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据乎四达之冲、舟车之会,而後足焉。盖彼放心於物外,而此娱意於繁华,二者各有适焉。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

今夫所谓罗浮、天台、衡岳、洞庭之广,三峡之险,号为东南奇伟秀绝者,乃皆在乎下州小邑,僻陋之邦。此幽潜之士,穷愁放逐之臣之所乐也。若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而又能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惟金陵、钱塘。然二邦皆僭窃於乱世。及圣宋受命,海内为一。金陵以後服见诛,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独钱塘,自五代始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顿首请命,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盖十馀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於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而临是邦者,必皆朝廷公卿大臣。若天子之侍从,四方游士为之宾客。故喜占形胜,治亭榭。相与极游览之娱。然其於所取,有得於此者,必有遗於彼。独所谓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尽得之。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宜乎公之甚爱而难忘也。梅公清慎,好学君子也。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四年八月丁亥,庐陵欧阳修记。

有子之言似夫子

〔先秦〕佚名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

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

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有木诗八首·其四

〔唐代〕白居易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

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

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

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

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著。

有感二首·其一

〔唐代〕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有木诗八首·其二

〔唐代〕白居易

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

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

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

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

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

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