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登终南山

〔唐代〕王湾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我经常来终南山游玩,因此我知道广阔平坦和低洼潮湿的地方。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我曾经去过树林里和山岭里,那里有着上百仞的高耸的山峰。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在路边有很多石头,道路却很狭窄,苔藓随着脚步延伸。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周边的事物形状是那么奇特,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清新的香味。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我拄着拐杖登上终南山,在低低的云下拂动着衣衫,很快,我的衣襟就已经被打湿了。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我依靠在岩石的旁边,偶然看见了农家的庐舍,当我走进门户的时候,立即上前拜访这些人。

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

一问他们才知道,他们的性格是矜持的、勤劳的,他们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心意,常常自我修行本心。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我有时候和他们一起吃饭,而且他们一起为我寻找一种叫做灵芝的草。

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终南山的山境险绝、境界空绝;潭水极深、池潭深深;游人不至;鸟儿在半空中飞舞,就像是腾空而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我趁着现在,从这里开始出行,准备传授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我反复地在山地里行走,但是绕来绕去都是石阶,我觉得山路崎岖,十分难走。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我从这里辞别而去,就好像是飞起来一样,我在闲暇休息的时候只剩下呼吸了。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闲暇之人的胸襟很开阔,看着景色闲下来的时候,定下的游览的目标已然超过了,今天收获不小,大获全胜;不知不觉,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很快地到来了。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松树深深的棕褐色慢慢地加深,下山时的水流显得非常的湍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渐渐地,路越来越平坦了,我遇见了车辆和马匹,晚上看见了城市的灯光。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在山峰里的野趣就很多了,我做官时的感情已经开始渐渐地变淡了。

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我辛辛苦苦做了那么久的官吏,辛苦劳累的生活又何必去虚妄,何必去执着呢?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在黄昏的时候,我回忆起这座山,心中不禁悠然自得起来。

注释

(1)原隰:形容广大平坦和低洼潮湿的地方。

(2)嵬岌:高耸,也指高耸的山。

(3)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4)低云:指离地面较近的云。

(5)拂衣:挥动衣服。

(6)庐舍:房屋,住宅,也指田野间的屋舍。

(7)拜揖:打躬作揖,多用来形容恭顺恳求。

(8)矜:同情、怜悯。

(9)九转:反复翻转。

(10)憩:休息。

(11)倏:极快地,忽然。

(12)向晚:傍晚,天色将晚。

(13)睨:斜着眼看。

(14)城邑:泛指城市、城镇。

(15)宦:指做官、宦官。

(16)吏:泛指官吏。

(17)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

(18)妄执:虚妄的执念,虚妄,指没有事实根据、不着边际、不可捉摸的事物,执念,指执着的念头。

(19)日暮:指傍晚、日落或黄昏时分。

奉使登终南山拼音版

fèng使shǐdēngzhōngnánshān
chángàinánshānyóuyīnérjǐnyuán
shùcháozhìlínlǐngbǎirèndēngwéi
shízhuàngjìngqióngtáiyuán
chūnzhuànggǎiyuǎntiānxiāng
dòngzhàngmíngyún湿shī
yánjiànshěxīnbài
wènxìngjīnqínláoshìxīnjiàochéng
yīngshígòngfànzhīcǎowèishí
jìngjuérénxíngtánshēnniǎokōng
chéngcóngshòujiǔzhuǎnjiānshìgěi
chùruòqīngfēiláiwéi
xiánjīnchāoshènghuíshūér
yānsōngshàngshēnshuǐliúshānxià
jiànpíngféngchēxiàngwǎnchéng
fēngzàifánchénpiāohuànqíng
xīnjiǔwèiláoshēngwàngzhí
怀huáishānyōuránshén

作品简介

《奉使登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终南山下的景色,接着写诗人在终南山上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对自然田园风光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王湾(693—751),号为德,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曾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职。其诗传世虽少,但《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殷璠誉为"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堪称盛唐气象的经典写照。诗风壮阔高远,兼具时空哲理与山水意境,体现了唐诗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特征。《全唐诗》仅存其诗十首,然艺术成就卓然,作为开元时期重要诗人,对盛唐山水诗发展有一定影响。王湾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七律·登庐山

〔近代〕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登太白峰

〔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登鹊山

〔宋代〕陈师道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南北朝〕谢灵运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登鹿门山

〔唐代〕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恒山

〔明代〕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登峨眉山

〔唐代〕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九日登山

〔唐代〕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彷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