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宋代〕王安石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

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

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

作品简介

《思王逢原三首》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第三首悲叹王令高才被埋没,痛悼知己早逝,哀其无子,怜其贫寒,幸其妇贤。这组诗既为王令短暂的一生作了精要的概括,又为自己失去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发出了深沉真切的悲歌。

创作背景

王令字逢原,是北宋中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生活贫困却不愿仕进。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由舒州通判任满入京,路过高邮(今属江苏),当时在高邮等地讲学的王令献《南山之田赠王介甫》诗求见。王安石深为他的才华和品行所感动,遂与他结交。之后,王安石又将妻妹嫁与王令,并为他四方延誉,使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得以广为流传。然而,王令英年不永,嘉祐四年(1059)六月就以二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而早逝。王安石为此深感悲痛和惋惜,先后写了挽辞和墓志铭,寄托自己的哀思。嘉祐五年(1060)秋,王安石又写下了《思王逢原三首》这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本来期望你能立功当世,谁知你却年事不永。

奸邪之辈得志用事,贤良之士却半路夭折。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

可惜你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好在你才高妻子又贤惠。

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定是树木凋零,纸钱随风飘飞。

注释

(1)岁路:年事,寿限。

(2)穷:终结。

(3)鹰隼:苍鹰一类猛禽,喻凶横奸佞。

(4)凰:凤凰,喻贤良之士。

(5)马群空:语本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6)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无子,有女蔡琰,博学能文。王令亦无子,有遗腹女,后嫁吴师礼。

(7)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慧,共守贫困。黔娄死,曾子往吊,问黔妻“何以为谥?”对曰:“先生以康为谥。”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王令妻为王安石姨妹,亦颇贤慧。

(8)江南原上墓:据王安石所撰墓志铭,王令于嘉祐四年九月初四日,葬于常州武进怀德南乡薛村之原。

全文拼音版

wángféngyuánsānshǒu··sān
bǎiniánxiāngwàngshígōngsuìzhīxiàngqióng
yīngsǔnfènfēihuángduǎnlínmáiméiqúnkōng
zhōnglángjiùérkāngzigāocáiyǒutóng
xiǎngjiànjiāngnányuánshàngshùzhīlíngluòzhǐqiánfēng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思王逢原三首·其一

〔宋代〕王安石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

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

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思佳客·闰中秋

〔宋代〕吴文英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思边

〔唐代〕李白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思越人·古台平

〔五代〕孙光宪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绿水,鸳鸯对对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