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百家渡四绝句

〔宋代〕杨万里

【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作品简介

《过百家渡四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四首绝句是作者任零陵丞最后一年所作。全诗让人体会到悠闲自在、惬意喜悦的情绪,抒发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之情,平淡中见韵味,给人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四首诗随着不同的感兴,各具新意,不落俗套,是“诚斋体”的开创之作,充分体现了杨万里诗歌风格清新活泼,明朗通脱,语言浅近平易,无艰涩造作之态的特色。

创作背景

百家渡在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城西湘江畔,《过百家渡四绝句》这四首诗作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此年是杨万里任零陵丞的最后一年,秋天就离任回都城临安。

翻译注释

翻译

其一

出城走走,景物入得眼来,倍觉清幽可爱;来到湘江岸边过百家渡,刚渡到一半,恰好碰上了几艘渔舟。

我知道渔夫捉鱼之心匆急,一大早出门穿反了衣服也浑然不觉,发髻蓬松,连个裹头的绳带也不曾绑住。

其二

城里花园里的花已经落尽,而路上的野花才刚刚开放:红白相映,争相惹人喜爱。

何必问我清晨赶路有何特别感受,难道你没觉得野花的馨香正四面八方轻轻飘来?

其三

祭祀柳宗元的祠堂前春色已经败落,刚才天还晴朗的,走着走着,天忽然变了,寒冷现身,觉得身上料峭一片。

眼前出现了一段疏疏的篱笆,那荆条编就的篱笆,不好好地保护春花,竟然没事找事,帮蜘蛛提供结网的网竿。

其四

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时晴时雨,乡间的小路也是干了又湿。眼前的山峦重重叠叠,山色不浓不淡。

远处茂密的草丛之中,只露出若隐若现的牛背;稻田里,秧苗稀疏的地方,有农民在紧张地插秧。

注释

(1)百家渡:从零陵朝阳岩往南行里许,有诸葛庙,庙前一渡口,旧名百家渡,为零陵至道县的必经之地。

(2)事事幽:事事都忘记了。幽,幽暗,暗淡。

(3)半济:半渡,过了一半。

(4)值:恰好赶上,恰好碰到。

(5)趁:这里当追赶捕捉讲。

(6)翻著春衫:将穿在身上的短衫翻下来,系在腰间,打着赤膊。翻著,一说反穿着,穿反了。

(7)白白红红:白的花和红的花。

(8)各自媒:各自都有不同的蜜蜂去为其传花授粉。

(9)柳子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纪念祠堂。

(10)新晴:初晴,刚刚放晴的天气。

(11)特地:特意,特为。

(12)乾:现写作“干”。

全文拼音版

guòbǎijiājué
chūchéngláishìshìyōushèxiāngbànzhízhōu
zhīchènfānzhuóchūnshānguǒtóu
èr
yuánhuāluòjìnhuākāibáibáihónghóngméi
dàozǎoxíngjuéchùfāngmiànxiānglái
sān
liǔqiánchūncánxīnqíngzhuóchūnhán
shūhuāwéizhǐwéizhīzhūzuòwǎng竿gān
qínggān湿shībàndànbànnóngshāndiéchóng
yuǎncǎopíngzhōngxiànniúbèixīnyāngshūchùyǒurénzōng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阴山和人韵

〔元代〕耶律楚材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天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过秦论(高中课文)

〔两汉〕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天生桥

〔明代〕王守仁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一

〔唐代〕李白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