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品简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昌黎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中唐政治诗的悲壮绝唱,以沉痛笔调书写忠而被贬的愤懑。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直陈谏迎佛骨事,"夕贬潮州路八千"极言处罚之骤,"欲为圣明除弊事"申明政治立场,"肯将衰朽惜残年"展现刚毅气节,"云横秦岭"二句更成千古名联。全诗将个人厄运与家国忧思熔铸,语言凝重遒劲,体现了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雄直诗风。

创作背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愈52岁因《论佛骨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途中所作。行至蓝关(今陕西蓝田)遇侄孙韩湘(传说中八仙之一),诗中"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困厄景象,既是实景描写,也象征政治困境。作品诞生于唐代佛教鼎盛期,其"除弊事"的宣言,展现了儒家士大夫对抗宗教狂热的精神勇气。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注释

(1)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2)朝奏:早晨送呈奏章。

(3)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4)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5)圣明:指皇帝。

(6)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7)肯:岂肯。

(8)衰朽:衰弱多病。

(9)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10)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11)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12)汝:你,指韩湘。

(13)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14)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瘴(zhà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全文拼音版

zuǒqiānzhìlánguānshìzhísūnxiāng
fēngzhāozòujiǔchóngtiānbiǎncháozhōuqiān
wèishèngmíngchúshìkěnjiāngshuāixiǔcánnián
yúnhéngqínlǐngjiāzàixuěyōnglánguānqián
zhīyuǎnláiyīngyǒuhǎoshōuzhàngjiāngbiān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