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咏枕

〔清代〕李雯

翠屏高罗帐小。半锁香云,自共愁人倒。

一幅潇湘图未了。斜倚金钿,夜夜巫山晓。

凤钗寒,玉漏悄。独自温存,只索和衣抱。

梦到君边常草草。几度香销,更有谁知道。

全文拼音版

zhē··yǒngzhěn
cuìpínggāoluózhàngxiǎobànsuǒxiāngyúngòngchóuréndào
xiāoxiāngwèilexiéjīndiànshānxiǎo
fèngchāihánlòuqiāowēncúnzhǐsuǒbào
mèngdàojūnbiānchángcǎocǎoxiāngxiāogèngyǒushuízhīdào

作者介绍

李雯 (1608—1647),字舒章,号蓼斋,江南青浦(今属上海)人。少与陈子龙、宋徵舆齐名,称“云间三子”。顺治初,廷臣交荐,授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以父丧归。著有《蓼斋集》,刻于顺治十四年(1657),附《蓼斋词》一卷,陈乃乾辑入《清名家词》,而与陈子龙、宋徵舆合刻之《幽兰草》中,尚有一卷未辑入。

李雯的诗

相关推荐

苏幕遮·自黔归赴秋试赋感

〔清代〕易顺鼎

甚功名,何意绪。说到劳生,总没些儿趣。二月行踪三月住。四月黔关,五月依然去。

万重山,千里路。驴背明朝,独自和秋语。我比残鸦心更苦。一点归心,却在天涯树。

苏幕遮·坎离根

〔元代〕潜真子

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际会先生蒙妙旨。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

有中藏,无内起。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元始曾言如黍米。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苏幕遮·守倅移厨

〔宋代〕王质

水风轻,吹不皱。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云锦摇香吹散酒。细听清谈,玉屑津津嗽。

明月前,斜阳后。竹露秋声,拂拂寒生袖。掇取湖山聊入手。紫阁黄扉,到了终须有。

苏幕遮·怀宁伯功惠鞋

〔金代〕马钰

清叟冠,伯功履。见惠山侗,别有非常意。使我顶天并立地。俯仰观瞻,无怍兼无愧。

得斯因,无限喜。出户迎宾,何患殊无礼。更向就中搜奥旨。上下冲和,得赴青霄里。

苏幕遮·冬柳

〔近代〕章钰

雪无声,风有力。今日隋堤,并少伤心碧。

不恨羌儿还弄笛。但恨寒雅,露宿由谁恤。

李衣殷,嵇锻寂。无分攀条,愁煞长亭客。

但愿樵斤休浪及。更愿春回,叶尚垂垂出。

苏幕遮·忆素芝姊

〔清代〕曹景芝

为多情,双眉蹙。记得当时、有个人如玉。

同倚小栏干一曲。对月联吟,还把新诗续。

到而今,愁万斛,无限酸心、独背人前哭。

不道清才多命薄。如此年华,撇我缘何速。

苏幕遮·新夏旅窗

〔清代〕吴瑛

饯春风,迎夏雨。何事春归,不带将愁去。

待撇愁魔向何处。病鬼勾留,偏借香奁住。

绿荫浓,新燕语。悄唤双鬟,与我将花数。

零落香魂谁是主。泪满红襟,种此情何故。

苏幕遮·春晓

〔清代〕李雯

花影深帘重。斗帐微寒,一枕香云拥。

何事起来常懵忪,绣被红翻,颠倒思前梦。

画楼高,香陌迥。千万垂杨,又被东风送。

门外莺啼芳草动。独自开奁,检点钗头凤。

苏幕遮·题竹青女郎祠

〔清代〕沈谦

殿云鲜,庭树绿。幡袅溪风,溪水明如玉。

游女穿花高髻矗。踏破红裙,争唱迎神曲。

梦来犀,春去速。月照苍梧,夜夜啼湘竹。

何似小姑居处独。紫燕双飞,时把晴丝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