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近》是宋代诗人王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描写山色、 溪梅、东风等景物,表现了春天将近时生机蓬勃的景色。后四句抒发了诗人贫穷落拓而又 老之将至的抑郁和想隐退避世却找不着出路的苦闷。全诗以乐景衬哀情,借自然景物的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反衬诗人贫穷落拓与进退无着,强烈的对照,酿出浓郁的气氛。
春近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春近》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王铚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得到常同的荐举,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在腐败的政局中,他有志难伸,而有了流倒落寞之感了。之后某年的春天,诗人有感于春日之生机而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雪山像旭日中银白的屏风晶莹璀璨,梅花临溪照影笑脸迎春。
东风吹来了春的消息,万物抖擞倍增精神。
穷愁潦倒在尘世游荡,老态龙钟晚境将临。
想要乘桴飘向茫茫大海,风高浪急找不到渡津。
注释
(1)索莫:枯寂无生气的样子。
(2)龙钟:步履维艰的老态。
(3)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论语·公冶长》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有不得志想抽身退步的意思。这两句即用此意。“风浪阔无津”说渡海亦不可能,连退路也没有了。津,渡口。
全文拼音版
春近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作者介绍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世称雪溪先生,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高宗建炎四年(1130),权枢密院编修官,纂集太宗以来兵制。 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迫害,日以觞咏自娱。著有《雪溪集》等。
王铚的诗
相关推荐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水生二绝·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
闲来聊与二三子,单夹初成行暮春。
改课讲题非我事,研机悟道是何人。
阶前细草雨还碧,檐下小桃晴更新。
坐起咏歌俱实学,毫厘须遣认教真。
春望词四首·其二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四
身寄江湖两鬓霜,金鞭朱弹梦犹狂。
遥知南郑城西路,月与梨花共断肠。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三
梁州一别几清明,常忆西郊信马行。
桃李成尘总闲事,梨花杨柳最关情。
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
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春晚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