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萧瑟的秋风让人听了本已难过,却为何又遇上芭蕉秋雨?那泠泠的秋雨未知何时下起,渐渐又澌澌地一阵紧似一阵,萧萧的秋风忽又停住。旅馆近处的邻舍响起稀疏的捣衣声,远处的城楼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 种种声音在我心头汇成凄凉和苦楚。遥想江边落叶,洞庭秋波,真不知愁绪来自何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此时此刻的秋声令天涯倦旅常感惊惧,入秋后日短夜长,乡梦却因秋声受阻。阶下的秋蛩寂寞地哀叹,塞上的秋雁孤独地悲鸣,我剪烛西窗独自一人与谁相语?且不要过度伤心,可怜到了秋深的时候,无声的况味会令人更加痛苦。那时满目寒江只剩下,万顷枯黄的芦苇,在寒风中把游子的离魂卷去。
注释
(1)西风:秋风。
(2)著:附着。
(3)芭蕉雨:打在芭蕉叶上的雨。
(4)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5)澌澌:象声词。指雨声。
(6)萧萧:象声词。指风声。
(7)候馆:为行人、宾客提供食宿的馆舍。
(8)疏砧:稀疏的捣衣声。古代秋至而捣衣。砧:捣衣石。
(9)断鼓:时断时续的鼓声。
(10)亭皋木落:化用南朝梁柳恽《捣衣诗》诗意:“ 亭皋木叶落,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11)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12)边鸿:边塞上的鸿雁。
(13)唳:原指鹤鸣。此用作大雁的鸣叫。
(14)剪灯:剪去油灯上焦枯的灯芯使其更明亮。
(15)黄芦:枯黄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