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秋声

〔清代〕项鸿祚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作品简介

《水龙吟·秋声》是清代词人项鸿祚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以“听西风”“芭蕉雨”“疏砧”“断鼓”“皋木”,织成一片肃杀凄楚的秋声;下片换头承上词意,进一步抒写羁旅客愁,既状写自艾自怜的情景,又写极度的伤心。全词紧扣题意,隐情于景,景为声造;只在“无声”处出一“声”字,反衬满篇的秋声,极见其用辞之工,结构之妙。

创作背景

项鸿祚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制度大崩溃的前夕。封建社会乃至清满族政权岌岌可危。一批有识之士,在西方资本主义从经济到政治的侵略之下,特别在可耻的鸦片贸易冲击之下,痛感国运维艰,而救国无术,十分心痛。项鸿祚死于鸦片战争前五年,没有看到西方资本主义赤裸裸的武装侵略。但是,时代的危机,祖国的衰颓,有识之士无望的挣扎,使这位敏感的词人心中充满苦痛。有感于此,词人以自然界的秋声为题,写下《水龙吟·秋声》这首词,以说明当时清王朝已走到灭亡前的深秋时候。

翻译注释

翻译

萧瑟的秋风让人听了本已难过,却为何又遇上芭蕉秋雨?那泠泠的秋雨未知何时下起,渐渐又澌澌地一阵紧似一阵,萧萧的秋风忽又停住。旅馆近处的邻舍响起稀疏的捣衣声,远处的城楼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 种种声音在我心头汇成凄凉和苦楚。遥想江边落叶,洞庭秋波,真不知愁绪来自何处。

此时此刻的秋声令天涯倦旅常感惊惧,入秋后日短夜长,乡梦却因秋声受阻。阶下的秋蛩寂寞地哀叹,塞上的秋雁孤独地悲鸣,我剪烛西窗独自一人与谁相语?且不要过度伤心,可怜到了秋深的时候,无声的况味会令人更加痛苦。那时满目寒江只剩下,万顷枯黄的芦苇,在寒风中把游子的离魂卷去。

注释

(1)西风:秋风。

(2)著:附着。

(3)芭蕉雨:打在芭蕉叶上的雨。

(4)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5)澌澌:象声词。指雨声。

(6)萧萧:象声词。指风声。

(7)候馆:为行人、宾客提供食宿的馆舍。

(8)疏砧:稀疏的捣衣声。古代秋至而捣衣。砧:捣衣石。

(9)断鼓:时断时续的鼓声。

(10)亭皋木落:化用南朝梁柳恽《捣衣诗》诗意:“ 亭皋木叶落,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11)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12)边鸿:边塞上的鸿雁。

(13)唳:原指鹤鸣。此用作大雁的鸣叫。

(14)剪灯:剪去油灯上焦枯的灯芯使其更明亮。

(15)黄芦:枯黄的芦苇。

全文拼音版

shuǐlóngyín··qiūshēng
西fēngshìnántīngyòuzhejiāolínglíngànjiànjǐnxiāoxiāozhùhòuguǎnshūzhēngāochéngduànchéngchǔxiǎngtínggāoluòdòngtíngyuǎnhúnjiànchóuláichù
pínjīngjuànchūzhǎngguīchéngmèngqióngtànbiān鸿hóngjiǎndēngshuígèngshāngxīnliánqiūdàoshēnggèngmǎnhánjiāngshèngyǒuhuángwànqǐngjuǎnhún

作者介绍

项鸿祚(1798—1835),一名廷纪,字莲生,浙江杭州人,家世巨富而为词清婉。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后曾两应礼部试不第。他幼学填词,崇尚花间,自谓“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中年之后,家道屡遭变故,以致困顿不堪。他是浙派词的后劲,但能自出机杼而不为姜(夔)张(炎)所束缚,对以后作者如蒋春霖等影响颇大。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

项鸿祚的诗

相关推荐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宋代〕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落叶

〔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水龙吟·题瓢泉

〔宋代〕辛弃疾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零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水龙吟·少年射虎名豪

〔金代〕元好问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元代〕汪元量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宋代〕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宋代〕吴文英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宋代〕唐珏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水龙吟·荣南作

〔宋代〕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