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元稹

〔唐代〕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作品简介

《赠元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自己挚友元稹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写二人一同出游,一起饮酒,畅谈至深夜的经历,写出作者对元稹的欣赏之情,以及对他们友谊的珍惜之情。诗句短小精悍,情真意切。

创作背景

从《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题下作者原注知,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元年(806年)。元和元年元稹以左拾遗屡上疏论时事直言,被贬为河南县(今属洛阳),《赠元稹》这首诗就写在这个时候。

翻译注释

翻译

自从我做官,已经在长安呆了七年了。

所交到的朋友只有元稹一个,这才知道找到挚友的艰难。

难道没有小人物么?却经不住一年一度的寒风。

难道没有身居要职的大人物么?近在咫尺,但脸色说变就变。

元稹与他们的不同就是,即使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誓言。

像是没有波澜的古井之水,又像是秋天节节分明的竹杆。

结为好友已经满三年了。

二人一起骑马赏花,也一起在雪中共饮。

在家中迎接你,根本不穿戴发带与发冠。

二人既可以在春天睡到太阳高照,也可以在秋天夜晚畅聊到深夜。

二人交好不是因为一起登科,也不是因为同署官位。

只是因为二人心意相契合,内心深处没有异念杂想。

注释

(1)宦游:做官。白居易从二十八岁时考科举,开始走上入仕道路。

(2)七年:从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白居易均在长安先后参加进士、特科等考试。

(3)元君:元稹。

(4)定交:成为挚交。

(5)山上苗:比喻奸佞小人,以同利为朋。经不得风吹雨打。

(6)要津:比喻显要的地位,其本义指水陆冲要之地。

(7)之子:这人,即元稹。

(8)谖:忘记。

(9)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说结为好友,已满三年。岁阑,岁终。

(10)衡门:指代白居易长安居所。

(11)具:穿戴。

(12)为:因为。

(13)方寸:指心。

(14)心源:内心。

全文拼音版

zèngyuánzhěn
cónghuànyóuniánzàichángān
suǒwéiyuánjūnnǎizhīdìngjiāonán
shānshàngmiáojìngcùnsuìhán
yàojīnshuǐzhǐchǐyǒulán
zhīshìjiǔyàoshìxuān
jǐngshuǐyǒujiéqiūzhúgān
wéitóngxīnyǒusānfāngsuìlán
huāxiàānyóuxuězhōngbēijiǔhuān
héngménxiāngféngyíngdàiguān
chūnfēnggāoshuìqiūyuèshēnkàn
wèitóngdēngwèitóngshǔguān
suǒzàifāngcùnxīnyuánduān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赠何七判官昌浩

〔唐代〕李白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赠日本僧智藏

〔唐代〕刘禹锡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代〕李白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赠梦得

〔唐代〕白居易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赠瑕丘王少府

〔唐代〕李白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

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

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

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赠嵩山焦炼师

〔唐代〕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