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南亭

〔唐代〕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作品简介

《春游南亭》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南亭附近明媚如画的早春景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深得山水神韵,并表达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吏治世利民应有的责任感。

创作背景

《春游南亭》作于约建中四年(783)早春,当时作者春游南亭,被南亭风光诱人、生机活泼的春天景象所感染,便写下了这首诗。南亭究竟在何处,已无从查考。然从诗意看,亭当在水边,周围有山,有塘,有馆所,可供游憩。

翻译注释

翻译

川谷里明亮起来气候已变暖,山岩上还笼罩着云彩依然寒冷。

南亭的枯草心儿里萌发出新芽,早春的溪塘里泉水已潺潺流动。

阳光温暖听着鸣禽的啼唱,刚下过雨看到柳枝显得沉重。

在华美富丽的池馆中悠闲自得,只得到州官一人的宠爱更感到惭愧。

注释

(1)拥:抱,抱持。

(2)亭:设在路边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

(3)泉脉:地层中伏流的泉水。因其类似人体的脉络,故称“泉脉”。

(4)景煦:景:日光。煦:温暖。

(5)逍遥池馆华:轻松自在地饱览物华。

(6)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此指诗人自己,时任刺史。

全文拼音版

chūnyóunántíng
chuānmíngbiànyánhányúnshàngyōng
nántíngcǎoxīn绿chūntángquánmàidòng
jǐngtīngqínxiǎngkànliǔzhòng
xiāoyáochíguǎnhuákuìzhuānchéngchǒng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淡远清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等,以简练笔墨绘自然之趣。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使气,安史之乱后折节读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作透露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悯民之思,是中唐山水诗派重要代表。

韦应物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

〔宋代〕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春草

〔明代〕杨基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春日京中有怀

〔唐代〕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春残

〔五代〕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春江晚景

〔唐代〕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