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送黎拾遗

〔唐代〕王维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作品简介

《临高台送黎拾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后登高远望所见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黎拾遗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景交融,后二句以倦鸟飞还,反衬行人远去,不言惜别而神情自见。

创作背景

《临高台送黎拾遗》此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时任唐右拾遗的黎昕而作。黎昕与王维素有交情,王维多以其之事而作诗,如《青龙寺与黎昕戏题》等诗,此诗亦是如此。

翻译注释

翻译

送你一直送到高台下面,川原无限广阔望不到边。

夕阳西下鸟儿纷纷归巢,你却步履匆匆愈行愈远。

注释

(1)临高台:乐府古题之一。

(2)黎拾遗:即黎昕,生平未详。拾遗,官名,唐代设置左右拾遗,负责进谏。

(3)临:登上。

(4)杳:幽远的样子,远得看不见踪影。

(5)极:尽头。

(6)息:停止。

全文拼音版

língāotáisòngshí
xiāngsònglíngāotáichuānyuányǎo
fēiniǎohuánxíngrén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宋代〕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

〔五代〕顾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博山炉暖澹烟轻。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临楚江赋

〔南北朝〕谢朓

爰自山南,薄暮江潭,滔滔积水,袅袅霜岚。忧与江兮竟无际,客之行兮岁已严。尔乃云沈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郁素,骇浪浮天,明沙宿莽,石路相悬。

於是雾隐行雁,霜眇虚林,迢迢落景,万里生阴。列攒笳兮极浦,弭兰鹢兮江浔。奉王樽之未暮,飡胜赏之芳音。愿希光兮秋月,承永照於遗簪。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宋代〕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宋代〕张孝祥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宋代〕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