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丁柴桑》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分两章。首章盛赞柴桑丁县令的为政美德,次章追忆二人携手相游之趣。其形式上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写法上也有借鉴《诗经》的叠章形式,形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全诗从写迎客的惊喜开始,结尾归结到结交的基础,于浓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谐喜悦的交游气氛,篇幅虽短,却情酣意畅。
酬丁柴桑
【其一】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飱胜如归,聆善若始。
【其二】
匪惟谐也,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年)弃官归隐,接替他的县令姓丁,即丁柴桑。由刘程之的介绍,陶渊明逐渐与他成了莫逆之交。《酬丁柴桑》此诗约作于义熙二年(406年)作者隐耕园田居之后。
翻译注释
翻译
其一
有客来自他乡,来到此地做官。
秉公正察民情,恩惠遍及乡县。
欣然采纳至理,虚心听取善言。
其二
彼此岂只投缘,常常携手畅游。
且欢言,且眺望,消除内心烦忧。
放开欢畅胸怀,不醉怎能罢休?
知音令我欣慰,愿得与我共游。
注释
(1)酬:本义为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酬,主人进客也。”后又指以诗文相赠答,如唱酬,酬对。
(2)丁柴桑:姓丁的柴桑县令,名字不详。
(3)有客有客,爰来宦止:意谓作者所敬重的柴桑丁县令,自外地来,居于此。有客有客,古直《陶靖节诗笺注定本》引《诗经·周颂·有客》:“有客有客。”东汉郑玄笺注:“重言之者,异之也。爰,乃,是。宦,做官。止,语助词。”爰止,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诗经·小雅·采芑》:“鴪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4)秉直:即持守正义。秉,持。直,正直。
(5)司聪:逯钦立《陶渊明集》校注:“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司,掌管。聪,听闻。
(6)惠:仁爱,恩惠。
(7)于: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为。东汉郑玄《仪礼注》:“于,为也。”
(8)百里:百里之地,代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9)飱:服食,此指吸取,听从。一作“餐”,
(10)胜:胜理,至言,指正确的道理、中肯的言论。
(11)如归:喻欣然纳之,谓汲取胜理如同归家般和乐容易。
(12)聆善:一作“矜善”。
(13)若始:喻善言闻数次亦如初闻者虚心接纳。
(14)匪惟:不只是,不仅仅。匪,同“非”。
(15)谐:和谐,融洽。
(16)良游:指愉快地游赏。
(17)载:且,又。
(18)写:同“泻”,卸置,去除,宣泄,倾吐。
(19)放欢一遇,既醉还休:一见就尽情欢畅痛饮,一醉方休。放欢,放开胸怀,尽情欢畅。既醉,尽醉。
(20)实欣:实为欢欣之事。
(21)心期:以心相许,两心契合,知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酬王晋安
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南中荣桔柚,宁知鸿雁飞。
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
怅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
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
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酬杜舍人
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
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酬人雨后玩竹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酬朱监纪四辅
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东京朱祜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赏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酬刘员外见寄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明朝访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