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上方即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寺庙中的一位老僧的形象。首联写老僧的多学以及不同凡俗;颔联借典故交待出老僧年高而住庙长久;颈联又借寺庙的景色,烘托老僧清淡闲逸的志趣;尾联描写老僧安禅滞虑的心境。全诗无多余之笔,以白描技法,活现老僧超然物外,归心佛门的气质仪度,语言自然流畅,形象鲜明动人。
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
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维的母亲是一位“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请施庄为寿表》)的虔诚的佛教徒,王维的思想与生活,深受家庭影响。加之他对现实的不满,使他渐渐对世事淡漠,从而遁入空门,“笃志奉佛”(《新唐书·王维传》)。即使在朝为官,仍然是“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王维传》)。因而,在他的不少诗中,常常流露出佛心禅意。《春日上方即事》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首,乃王维春天访僧院有感所作。
此外,《乐府诗集》摘取此诗后四句题名《长命女》,并作张说诗。然宋蜀本、建昌本、明须溪校本、顾元纬本、清赵殿成本均作王维诗,为近体五言律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喜欢阅读《高僧传》,有时常翻看《辟谷方》。
鸠鸟之形被刻于玉杖,龟壳用来撑床。
青青的杨柳似遮掩了青山之色,黄昏时候归来的飞鸟栖落在梨树花间。
每日悠闲地坐在北窗的桃李之下,焚香诵禅。
注释
(1)上方:对僧舍的尊称。
(2)即事:眼前所见的事。
(3)好:爱好。
(4)高僧传:书名,十三卷,附录一卷,南朝梁和尚慧皎撰,所载自后汉永平十年(67年)至梁天监十八年(519年)高僧二百五十七人的事迹,附录载二百余人。
(5)辟谷方:记载辟谷术的单方。辟谷,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
(6)鸠形将刻仗:汉朝制度,仲秋八月,县尊要出衙按户访问老人,凡上七十岁的,都赠送一柄玉杖、糜粥以庆寿,八十、九十岁的,礼物加重,赠比一般的长一尺,一端雕刻鸠形的玉杖。鸠,不噎的鸟,赠鸠杖,祝老人不噎。这句诗说明老僧年事高迈。
(7)龟壳用支床:据《史记·龟策列传》载,南方一老人用龟支床脚,二十余年,老人死后,把床搬开,发现龟仍然活着。一般都认为龟能行气导引。此言其长寿之意。
(8)映:《语辞集释》:“蒋绍愚说,映,义同掩,即遮掩或隐藏之意。”
(9)梨花:蜀刻本、律髓、活字本作“花明”。
(10)夕鸟:黄昏时归栖的鸟。
(11)坐:律髓作“步”。
(12)但:只。
(13)焚:烧。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水生二绝·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近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春日怀秦髯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作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春暮西园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春怨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
古之伤心人,于此肠断续。
予非怀沙客,但美采菱曲。
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