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忆昔西都欢纵》是北宋词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作者年少时在洛阳度过的岁月,下片感今,时光流逝,老友凋零。全词语言质朴,表达了朋友间真挚淳朴的感情。
夜行船·忆昔西都欢纵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
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钟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夜行船·忆昔西都欢纵》该词作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当时欧阳修四十二岁。这年闰正月,他由滁州知州调任扬州知州,友人梅尧臣则从宣城赴陈州任签书判官,路过扬州时与欧阳修相会。老友相见,感喟良多,且此时洛阳旧交谢绛、尹洙、张汝士三人都已去世,更使二人的相聚充满了悲情。
翻译注释
翻译
当年在西都洛阳共同渡过的那段欢乐豪纵的生活时光早已成为往事。自兹一别之后,离散至今,还有谁能够再聚在一起?仔细回想昔日与友人同游洛阳伊川山水,一齐观看城中牡丹的情景,竟然如同在梦境中一样。
今天我和你又再次相逢,回首往事,话题更多,情意也更加深重,愁的是那画楼上的钟声不时响起,传入耳中,好像在说时间不早了,还喋喋不休地谈论个什么。如今你我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此情此景,何不开怀畅饮,然后再彼此告别,管他是谁送谁呢。
注释
(1)夜行船:词牌名,《太平乐府》、《中原音韵》、元高拭词,俱注双调。黄公绍词,名《明月棹孤舟》。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2)西都:北宋以洛阳为陪都,因在开封西,故称洛阳为西都。
(3)伊川:水名,即伊河,源出河南卢氏县东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洛阳,至偃师,入洛河。
(4)洛川:洛水,源出陕西雒南县冢岭山。
(5)旧游:指与欧阳修相交的梅尧臣等七人。
(6)殢:本意为滞留,沉溺于,此指醉酒。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夜行船·十顷疏梅开半就
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今度何郎,尊前疑怪,花共那人俱瘦。
恻恻轻寒吹散酒。高城近、怕听更漏。可惜溪桥,月明风露,长是在人归后。
夜行船·昨日特承传诲
昨日特承传诲,欲相见、奈何无计。这场烦恼捻著嚎,晓夜价、求天祝地。
教俺两下不存济,你莫却、信人调戏。若还真个肯收心,厮守著、快活一世。
夜行船·轻捧香腮低枕
轻捧香腮低枕。眼波媚、向人相浸。佯娇佯醉索如今,这风情、怎教人禁。
却与和衣推未寝。低声地、告人休恁。月夕花朝,不成虚过,芳年嫁君徒甚。
夜行船·其四·怀越中
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
照水旌旗,临风鼓吹,行遍月桥烟渡。
堪笑年华今已暮。身西上、梦魂东去。
一曲亭边,五云门外,犹记最花多处。
明月棹孤舟·题月下抚琴图
露下天坛秋月皎。閒来此、豁舒襟抱。
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
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
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夜行船·今夜阴云初霁
今夜阴云初霁。画帘外、月华如水。
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
皎皎蟾光当此际。怎奈何、不成况味。
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夜行船·曲水溅裙三月二
曲水溅裙三月二。马如龙、钿车如水。
风扬游丝,日烘晴昼,人共海棠俱醉。
客里光阴难可意。扫芳尘、旧游谁记。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
夜行船·本意
青雀舟来新水泻。正怀人、嫦娥欲下。
慧山浜里,黄埠墩前,游子最宜今夜。
邻舫蝉纱窗亚亚。风过处、微闻兰麝。
又还听说,月华将近,多半倚栏看也。
明月棹孤舟·茗花
香浮碧月花浮玉。蕊抱檀、心枝扑簌。
偏傲霜寒,为怜露白,更不较开迟速。
水畔依依林畔竹。自不染、些儿尘俗。
待得春回,香芽抽叶,煮蟹子松烟熟。
夜行船·江楼未晓南发
梦里摇摇天乍颤。枕函欹,一声离岸。
几点渔灯,十里巴峡,心上万山齐转。
前路不知何处旦。望东方汝南鸡唤。
老去哀时,倦来翻寐,明月一船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