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宋代〕真山民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作品简介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展现了诗人行程的漂泊不定;颔联则刻画出其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孤寂形象,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颈联表达诗人借酒消愁却难以醉去,想要写信寄托思乡之情却又害怕增添更多愁绪的复杂心情;尾联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对自己漂泊无依、无所成就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深刻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之情和老大无成的伤怀。

翻译注释

翻译

昨天夜里还在大江里的舟山过夜,今天晚上终于在小的馆驿找到了栖身之所。

只身一人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只有孤枕、孤灯伴着我入眠。

在集市上买的酒很难让人喝醉啊,往家乡寄去的书信还是不要表达自己的离乡之愁了吧。

自己也没有什么学识,只能在会稽放浪闲游了。

注释

(1)今宵:今夜。

全文拼音版

jiāngzhīyuè宿xiāoshānxiàn
zuójiāngzhōujīnxiāoxiǎo驿lóu
zhǐshēnqiānzhěndēngqiū
shìjiǔnánchéngzuìxiāngshūchóu
xiōngzhōngshǐlàngzuòhuìyóu

作者介绍

真山民(生卒年不详),宋亡遁迹隐沦,所至好题咏,自称山民。同时李生乔叹其不愧乃其祖文忠西山(真德秀),人们於是疑其姓真。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宋末进士。亦无确考。有《真山民诗集》。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真山民诗,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真山民诗集》为底本,校以清嘉庆祝昌泰刻本(有傅增湘校并跋,简称嘉庆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真山民的诗

相关推荐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五代〕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渡青草湖

〔南北朝〕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渡江

〔明代〕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渡混同江

〔金代〕蔡松年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渡黄河

〔南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宋代〕周邦彦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渡河北

〔南北朝〕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渡江

〔宋代〕陈与义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渡百里湖

〔清代〕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渡汉江

〔唐代〕李百药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

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