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作

〔宋代〕袁陟

青霭千峰暝,悲风万古呼。

其谁挂宝剑?应有奠生刍。

皎月东方陨,长松半壑枯。

山泉吾所爱,声到夜台无?

作品简介

《临终作》是北宋诗人袁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从墓地景色写到前来吊唁的友朋,再写到将与他的灵魂朝夕相伴的松月,最后对生前爱听的山泉声表示极大的留恋。全诗抒临终之情,其心态平和,沉静,无一般人临终前的凄凄惶惶,悲悲切切之态,表现了作者峻洁的人格和面对死亡的达观超旷。此一特点是这首诗独特的艺术个性。

创作背景

《临终作》此诗是袁陟的自挽诗,约写于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汉代丧歌《薤露》《蒿里》之类,多哀伤之情,魏晋缪袭、陶潜等人《挽歌》之类,作达观之语。此诗属于后一传统。诗人临终被病魔折腾而不得不长时地直面死亡,诗人作挽诗与墓文,都是调动意志以作对抗的产物。

翻译注释

翻译

无垠的宇宙是一座蓊郁的幽林,茫茫夜色之中悲风永不歇停。

是谁在我的坟树挂上心爱的宝剑?是谁默默留下那野草的芳馨?

皎月,永远消失了它的光明,千年的老松也渐渐枯败凋零。

唯有我那鲜美的流泉,空灵、澄净,穿越地层,穿越岩石,久久相伴着我伶俜的心灵。

注释

(1)青霭:浓郁的雾气。

(2)暝:日落天黑,黄昏。

(3)呼:号呼。

(4)挂宝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吴季札奉命出使,路过徐国。徐君爱其剑,但不好意思开口。季札看出来了,但使命在身,剑不可或缺。等季札完成使命,再过徐国,徐君已亡。季札认为剑早已心许徐君,于是挂剑墓树而去,以示不负友人。后世遂以“挂剑”比喻内心以物许人而不变易。

(5)奠:陈设物品表示哀祭敬悼之意。

(6)生刍:本指新割的青草。《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后汉书徐穉传》:“林宗(郭泰)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世因称吊丧礼物为生刍,并引申指生死交情。“生刍”语出《诗经·小雅·白驹》:“生当一束,其人如玉。”也是诗人暗喻自己具有玉一般的品质。

(7)皎:洁白,明亮。

(8)陨:坠落。

(9)壑:山沟。

(10)夜台:坟墓。三国魏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晋陆机《挽歌诗》:“按辔遵长薄,送子长夜台。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全文拼音版

línzhōngzuò
qīngǎiqiānfēngmíngbēifēngwàn
shuíguàbǎojiànyīngyǒudiànshēngchú
jiǎoyuèdōngfāngyǔnzhǎngsōngbàn
shānquánsuǒàishēngdàotái

作者介绍

袁陟(生卒年不详),字世弼,号遁翁,南昌(今属江西)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知当涂县,官至太常博士。卒年三十四岁。诗学韦应物。有《遁翁集》。

袁陟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代〕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五代〕阎选

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临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临江仙·落拓江湖常载酒

〔清代〕吴伟业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掌中轻。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

薄幸萧郎憔悴甚,此身终负卿卿。姑苏城上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宋代〕苏轼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临江仙·十二高峰天外寒

〔五代〕阎选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

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临高台

〔两汉〕汉乐府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