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典范之作,以画境入诗展现隐逸情趣。诗中"空山新雨后"营造澄澈氛围,"明月松间照"勾勒光影层次,"竹喧归浣女"引入人间烟火,"莲动下渔舟"捕捉自然生机。全诗将视觉、听觉、动静之美融于一体,语言清丽如水墨点染,意境空明而生意盎然,完美实践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理念,成为表现盛唐文人理想生活的经典文本。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山居秋暝》此诗作于开元末年(740年左右),王维隐居终南别业时期。时值张九龄罢相后政治昏暗,诗人半官半隐于蓝田辋川。诗中"王孙自可留"的召唤,既是对《楚辞》意象的化用,也暗含其远离政治漩涡的人生选择。作品诞生于盛唐文化鼎盛期,其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反映了佛教禅宗思想对文人艺术的深刻影响。
翻译注释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1)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2)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5)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6)随意:任凭。
(7)春芳:春天的花草。
(8)歇:消散,消失。
(9)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10)留: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