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袭用乐府旧题,通过对江南水乡采莲姑娘的描写来展现采莲姑娘坚贞秀美的内心世界和对征夫的深挚的思念,同时表现出初唐统治者扩边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这首诗运用七言,篇幅宏大,抒情性较强。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
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采莲曲》此诗是作者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所写。
翻译注释
翻译
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注释
(1)绿水芙蓉衣:意谓绿水上面长满了莲花。
(2)凫:野鸭。
(3)桂棹兰桡: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
(4)下长浦:沿着水边向下游去。
(5)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6)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
(7)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8)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
(9)江讴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10)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
(11)驻:停留。
(12)渠:伊,她。
(13)娼家:乐妓之家。
(14)官道:大道。
(15)把:采。
(16)稠叠:稠密重迭。
(17)叶翠本羞眉:谓双眉凝翠,荷叶因之而羞愧。
(18)花红强如颊:谓双颊透红,荷花难比此娇艳。
(19)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
(20)兹:这里。
(21)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
(22)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23)故情:旧日的欢情。
(24)无处所:无所寻觅。
(25)新物:花和藕。
(26)华滋:长得很茂盛。
(27)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
(28)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
(29)羞:此处意为忧,怕。
(30)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31)节:节拍。
(32)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33)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
(34)丰茸: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35)关山:关隘山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勃的诗
相关推荐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片风丝雨笼烟絮
片风丝雨笼烟絮,玉点香球。玉点香球,尽日东风不满楼。
暗将亡国伤心事,诉与东流。诉与东流,万里长江一带愁。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莲曲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樵作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