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恨

〔唐代〕韩偓

秦钗枉断长条玉,蜀纸虚留小字红。

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

作品简介

《寄恨》是晚唐诗人韩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物喻情,抒发了对人生际遇的幽愤。前两句通过“秦钗断”“蜀纸留”的意象,暗示情意的落空与徒劳;后两句直抒胸臆,“死恨”二字强化了遗憾与不甘,而“莲花不嫁春风”的比喻,既点明孤洁自持的品格,也暗含对世俗的疏离。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韩偓诗风“哀婉而峻洁”的特点。

翻译注释

翻译

头上的玉簪枉自折断如长条美玉,蜀地的红笺空留着小字残红。

最恨这世间情事最难理解处,恰似莲花始终不肯嫁给春风。

注释

(1)秦钗:泛指钗饰。

(2)蜀纸:古代成都一种著名的加工纸。

(3)物情:物理人情,世情。

全文拼音版

hèn
qínchāiwǎngduànchángtiáoshǔzhǐliúxiǎohóng
hènqíngnánhuìchùliánhuākěnjiàchūnfēng

作者介绍

韩偓(844—923),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龙纪元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深得唐昭宗信任,后因朱温专权被贬。其诗早年绮丽,多写宫廷生活,晚年沉郁,寄托亡国之痛。开创"香奁体",以《香奁集》著称,描写闺阁情怀,词藻华美。后避乱入闽,诗风转为感时伤事,《故都》《感事》等作充满历史沧桑感。

韩偓的诗

相关推荐

寄淮南友人

〔唐代〕李白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宋代〕苏轼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寄洪与权

〔宋代〕王令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

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

寄友用韵

〔明代〕王守仁

怀人坐长夜,帷灯暖幽光。

耿耿积繁绪,忽忽如有忘。

玄景逝不处,朱炎化微凉。

相彼谷中葛,重阴殒衰黄。

感此游客子,经年未还乡。

伊人不在目,丝竹徒满堂。

天深雁书杳,梦断关塞长。

情好矢无斁,愿言觊终偿。

惠我金石编,徽音激宫商。

驰辉不可即,式尔增予伤。

馨香袭肝膂,聊用中心藏。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唐代〕李白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

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

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

乘兴嫌太楚,焚却子猷船。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