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四

〔两汉〕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作品简介

《从军诗五首·其四》是两汉诗人王粲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东征队伍的雄伟壮观,颂扬曹操的英明韬略,而诗人自身则深感惭愧,虽位居中坚而无微谋可陈,只能以尽其薄身之力自勉。全诗格调激昂浑厚,有声威、有其实,也有情感的波动,充满着建功立业的热情和必胜信念。

创作背景

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率军西征张鲁。十一月张鲁归降,十二月曹操自南郑班师,次年春正月回到邺城。王粲随军西征,组诗中第一首当作于班师之后。

建安二十一年(216)十月,曹操南征孙权,王粲从征。组诗中第二首及以下三首都作于大军南征途中。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白马津。

悠然地漫步在河堤之上,四处都能看到我方的士兵。

相连的战船超过一万艘,穿着铠甲的将士成千上万。

出征的队伍沿着东南方向的道路前进,将建立一举平定孙权的功勋。

作战的计谋策划于中军帐中,一切的计谋都有圣明的主公决断。

可惜我没有适合时宜的计谋,只是一个充数的臣僚罢了。

我兢兢业业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间,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来。

许历是一个普通将士,都能提出打败秦军的计策。

我享受着俸禄,提不出计策,实在愧对那些有功的人。

我虽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奋斗。

注释

(1)济:渡过。

(2)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距邺都百余里。

(3)逍遥:悠游自得的样子。

(4)连舫:船船相连。舫(fǎng):船。

(5)逾:超过。

(6)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甲:古代军人作战是穿的护身服装。

(7)千万人:极言其多。

(8)率:循,沿着。

(9)东南路:孙权在东南方,故言。

(10)定:成功。

(11)一举勋:一举成就的大功业。

(12)筹策:计谋。

(13)帷幄:军用的帐篷。

(14)一由:全凭。

(15)圣君:指曹操。

(16)时谋:适时的计谋。

(17)诸:“之于”的合音。

(18)具官臣:充数之臣。具:充作。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19)鞠躬:原意是恭敬,这里是效力、服务的意思。

(20)中坚:古代主将所在的中军部队,是全军主力。这里指军队中最重要的部门。

(21)微画:小小的计谋。画:谋划、计策。

(22)许历:赵国人,曾为赵奢出谋划策而败秦军。

(23)完士:凡士,普通人。

(24)一言:一席话,此指计策。

(25)素餐:无功而受禄。

(26)伐檀:指《诗·魏风·伐檀》篇。

(27)铅刀:铅质的刀,言其饨劣,喻才力低下。诗人自谦之词。

(28)庶几:表希冀之词。

(29)薄身:微小的力量。

全文拼音版

cóngjūnshīshǒu··
zhāoqiáobáijīn
xiāoyáoshàngzuǒyòuwàngjūn
liánfǎngwànsōudàijiǎqiānwànrén
dōngnánjiāngdìngxūn
chóuyùnwéiyóushèngjūn
hènshímóuzhūguānchén
gōngzhōngjiānnèiwēihuàsuǒchén
wéiwánshìyányóubàiqín
yǒucānchéngkuìtánrén
suīqiāndāoyòngshùfènshēn

作者介绍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少有异才,长安之乱时避居荆州,后归曹操,任侍中。其诗赋俱佳,《七哀诗》写乱离之痛,开现实主义先声;《登楼赋》抒怀才不遇,为魏晋抒情小赋典范。精通数学,重订《九章算术》。刘勰赞其"七子之冠冕",曹丕谓"善于辞赋"。卒于征吴途中,明人辑有《王侍中集》,作为建安文学代表,其创作对六朝文学影响深远。

王粲的诗

相关推荐

从登香炉峰

〔南北朝〕鲍照

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

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

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

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

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

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

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

萧瑟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从军

〔唐代〕刘庭琦

朔风吹寒塞,胡沙千万里。

阵云出岱山,孤月生海水。

决胜方求敌,衔恩本轻死。

萧萧牧马鸣,中夜拔剑起。

从军行

〔隋代〕明馀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