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注释
(1)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2)使客:使者。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1)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2)使客:使者。
《凉州词三首·其二》是张籍边塞组诗的第二首,聚焦边关防务的松懈与信息断绝的危机。首句"古镇城门"与"白碛"(戈壁)并置,凸显边城孤立无援;次句"胡兵傍沙堆"直写敌军肆无忌惮的态势。后两句"巡边使客"与"无使来"形成强烈反差,揭露朝廷对边疆失控的严峻现实。全诗以"开—傍—行—问"四个动词串联,在20字中完成从场景呈现到忧患意识的升华,堪称中唐边塞诗的"微缩史诗"。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国使翻翻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
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