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品简介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七言绝句,以空灵意境抒写中秋怀远之情。前两句"地白栖鸦"与"露湿桂花",从视觉、触觉营造清冷的月夜氛围;后两句"人尽望月"的普适性与"秋思谁家"的个体追问,在群体共鸣中突显孤独体验。全诗以"白-冷-明-思"为情感线索,语言含蓄而意蕴层深,堪称唐代中秋诗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此诗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王建任职长安时。诗人继承《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的传统,却以"秋思落谁家"的创新设问,将个人情感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月夜情思,今西安大唐芙蓉园中秋诗会常吟诵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注释

(1)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2)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3)冷露:秋天的冰冷的露水。

(4)尽:都。

(5)秋思落: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落:在,到。

全文拼音版

shíwàngyuè
zhōngtíngbáishùlěngshēng湿shīguìhuā
jīnyuèmíngrénjìnwàngzhīqiūluòshéijiā

作者介绍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相关推荐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