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封丘作

〔唐代〕高适

可怜薄暮宦游子,独卧虚斋思无已。

去家百里不得归,到官数日秋风起。

作品简介

《初至封丘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现无聊落寞、思家欲归之情。前二句点明时令入秋,写初至任上之窘态;后二句写在仕宦不如意之外又增添思家情绪。全诗语短情深,含蓄委婉,真实地描绘出初赴任上的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初至封丘作》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秋。《全唐文》卷三五七录有高适《谢封丘县尉表》,另高适有《答侯少府》诗,李颀有《赠别高三十五》《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二诗,均作于同时,可与此诗参看。诗人经过三十年的等待与追寻,终于在知天命之年入仕,但只得一个小小县尉,与素日志向相差甚远,是以内心情绪十分复杂。

翻译注释

翻译

可怜的薄暮宦游之人,独自卧在空荡荡的屋舍里思绪不止。

离开家乡百里之外而不能归去,到达任所才几天秋风吹起。

注释

(1)封丘:《旧唐书·高适传》:“解褐汴州封丘尉。”《新唐书·地理志》:“汴州陈留郡有封丘县。”在今河南省封丘县。

(2)薄暮:兼有到任时为入秋时分与薄暮之年入仕之意。

(3)去家百里:高适赴封丘上任时,家眷仍在睢阳,离封丘有百里之遥,故云。

(4)秋风起:点明到任时节,同时暗用晋代张翰为宦洛阳见秋风而思家之典。

全文拼音版

chūzhìfēngqiūzuò
liánbáohuànyóuzizhāi
jiābǎiguīdàoguānshùqiūfēng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初月

〔唐代〕李白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初归石湖

〔宋代〕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赴明州

〔宋代〕范成大

四征惟是欠东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

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顶踵国恩元未报,驱驰何敢叹劳生。

初望淮山

〔宋代〕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