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曾入选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语文教科书。这首诗写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之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极富浪漫色彩。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海棠》这首诗写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当时已是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翻译注释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注释
(1)东风:春风。
(2)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
(3)泛:摇动。
(4)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5)空蒙:一作“霏霏”。
(6)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7)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海漫漫
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云涛烟海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海上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海人谣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海棠美人图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海棠溪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
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州道中二首·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
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海州道中二首·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