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作于宋武帝刘裕代晋之后,主要抒写对易代之际世事之多变、交情之不终的感慨。其中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多有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全诗感情低回缠绵,语言含蓄宛转。
拟古九首·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组拟古诗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或永初二年(421)。其时离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不久,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但对晋恭帝被废以及晋王朝覆灭心存痛惜和哀惋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二月喜逢春时雨,春雪阵阵发东边。
冬眠动物皆惊醒,草木润泽得舒展。
轻快飞翔春燕归,双双入我屋里边。
故巢依旧还存在,相伴相随把家还。
你我自从分别来,门庭日渐荒草蔓。
我心坚定不改变,君意未知将何如?
注释
(1)仲春:阴历二月。
(2)遘:遇,逢。
(3)东隅:东方。古人以东方为春。
(4)众蛰:各种冬眠的动物。蛰,动物冬眠。
(5)潜骇:在潜藏处被惊醒。
(6)从横舒:形容草木开始向高处和远处自由舒展地生长。从,同“纵”。以上四句描写季节变化。
(7)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
(8)庐:住室。
(9)先巢:故巢,旧窝。
(10)故:仍旧。
(11)相将:相随,相偕。
(12)旧居:指故巢。
(13)我心固匪石:语本《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是说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比喻信念坚定,不可动摇。固,牢固,坚定不移。匪,非。
(14)君:指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陶渊明的诗
相关推荐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䬙。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拟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六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一
怜君谪宦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猿声似诉孤臣恨,马首空劳过客哀。
此地无须叹寥落,长安甲第亦成灰。
拟行路难·其十一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着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拟行路难·其十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绕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拟古·幽并重骑射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