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巫

〔明代〕王守仁

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

吾行久矣将焉祷,众议纷然反见迂。

积习片言容未解,舆情三月或应孚。

也知伯友能为厉,自笑孙乔非丈夫。

作品简介

《却巫》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其面对疾病与迷信时的理性态度。首联"卧病空山无药石,相传土俗事神巫"勾勒出偏远地区缺医少药而迷信巫术的社会现实。诗人以"吾行久矣将焉祷"表明拒绝求巫的立场,"众议纷然反见迂"则揭示世俗偏见。尾联"也知伯有能为厉,自笑孙侨非丈夫"活用典故,既承认鬼神的传说影响,又坚持士大夫的理性操守。全诗以严谨的律诗形式承载破除迷信的主题,语言凝练而思辨深刻,体现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明代儒家士大夫科学精神的诗化表达。

创作背景

《却巫》此诗作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巡抚南赣期间,时值其在偏远山区推行《南赣乡约》、整顿民风之际。当地医疗条件匮乏,百姓"信巫不信医"成风,甚至官员生病时也面临求巫压力。诗中"卧病空山"的困境与"土俗事神"的记载,真实反映了明代乡村社会的医疗状况。作为心学大师,王守仁通过此诗实践其"破心中贼"的主张,将移风易俗的行政措施升华为哲学思考。该作品与其《告谕浰头巢贼》等公文形成互文,共同构成了阳明学说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具有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双重价值。

翻译注释

翻译

生病在山里没有药物治疗,当地人有病都请神巫。

我在这里时间长了也要巫师祈祷,大家都这么说不信反显迂腐。

积淀已久的习俗不是只言片语能消解的,众人劝说几月了这情意还是接受吧。

我也知道伯友死后变厉鬼的故事,却笑话孙乔抚鬼不是丈夫所为。

注释

(1)却巫:拒绝巫医。

(2)舆情:众人的看法、意见。

(3)伯友能为厉:伯友是春秋时的郑国大夫,传说死后变成厉鬼。

(4)孙乔非丈夫:传说伯友为鬼后,众人害怕,独孙乔敢在伯友后抚其背与之交谈。王守仁认为孙乔的这一做法不是丈夫所为。

全文拼音版

què
bìngkōngshānyàoshíxiāngchuánshìshén
xíngjiǔjiāngyāndǎozhòngfēnránfǎnjiàn
piànyánróngwèijiěqíngsānyuèhuòyīng
zhīyǒunéngwèixiàosūnqiáofēizhàng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泊岳阳城下

〔唐代〕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杏园中枣树

〔唐代〕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

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

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

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

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

东风不择木,吹喣长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

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

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

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

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

题严陵钓台

〔唐代〕张继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咏雪

〔元代〕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真州东园记

〔宋代〕欧阳修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先后,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

梦中和觞字韵

〔宋代〕黄庭坚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

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