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

〔宋代〕丁开

谁遣凄凉满眼中,苹花渺渺又秋风。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谁遣凄凉满眼中,苹花渺渺又秋风。

谁使建业城里,满眼凄凉?苹花无边无际,瑟缩于肃杀的秋风之中。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

建业城龙盘虎踞,江 山雄伟,如今马去牛来、江 山易主,社稷空空。

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

纵然有千人诺诺,又有何用?人的寿命不到百年更何况时光匆匆。

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乾坤颠倒,还有一叶孤舟,让我能漂荡江湖,伴着渔翁,了此残生。

注释

(1)建业:今江苏南京,古有“金陵”“建康”等称呼。

(2)龙蹲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

建业拼音版

jiàn
shuíqiǎnliángmǎnyǎnzhōngpínghuāmiǎomiǎoyòuqiūfēng
lóngdūnjiāngshānniúláishèkōng
zòngyǒuqiānrénwéinuònuòběnbǎisuìgèngcōngcōng
gānkūndiāndàozhōuzàiliáocánshēngbàndiàowēng

作品简介

《建业》是南宋诗人丁开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建业(今南京)为抒怀对象,通过描绘秋日萧瑟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南宋国势衰微、社稷沦空的深切悲愤。首联以“苹花渺渺”“秋风”起兴,营造出满眼凄凉的意境;颔联“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对比建业形胜与国都沦陷之痛,极具历史沧桑感;颈联批判朝臣唯唯诺诺、人生短促无常;尾联以“孤舟”“钓翁”自况,表达在乾坤颠倒中坚守孤节的志趣。全诗语言沉郁苍凉,情感悲怆彻骨,是南宋遗民诗中的血泪之作。

创作背景

《建业》此诗作于南宋覆亡前后,具体创作时间约在公元1270年代。建业(南京)为六朝古都,历来被视为江山形胜之地,但南宋末年元军南侵,国势危如累卵。诗人丁开作为南宋遗民,目睹故都繁华尽散、社稷倾颓,借古都秋景抒写亡国之痛。诗中“马去牛来”暗用《史记》典故,喻指朝代更迭;“千人诺诺”批判朝中无直言敢谏之臣;“乾坤颠倒”直指江山易主的巨变。全诗既是悼念故国,亦是诗人孤忠自守的写照。

相关诗文

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代〕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马嵬二首·其二

〔唐代〕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

〔宋代〕周密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留赠山中隐士

〔南北朝〕周弘让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流连。

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

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

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

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登古邺城

〔唐代〕岑参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满江红·点火樱桃

〔宋代〕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定林

〔宋代〕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