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丝衣

〔先秦〕诗经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丝绸祭服白又净,戴冠样式第一流。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

从庙堂里到门内,祭牲用羊又用牛。

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大鼎小鼎食物满,兕角酒杯弯一头,美酒香醇味和柔。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不喧哗也不傲慢,保佑大家都长寿。

注释

(1)紑:洁白鲜明貌。

(2)载弁俅俅:载:借为“戴”。弁:古代贵族戴的鹿皮帽子。俅俅:形容冠饰美丽的样子。一说恭顺貌。

(3)堂徂基:堂:庙堂,或以为即明堂。徂:往,到。基:通“畿”,门内、门限。

(4)鼐:大鼎。

(5)鼒:小鼎。

(6)兕觥:犀牛角做的盛酒器。

(7)觩:形容兕觥弯曲的样子。

(8)旨酒思柔:旨酒:美酒。思:语助词,无义。柔:指酒味柔和。

(9)吴:大声说话,喧哗。

(10)敖:通“傲”,傲慢。

(11)胡考:即寿考,长寿之意。

(12)休:美誉,一说指福禄。

周颂·丝衣拼音版

zhōusòng··
fóudàibiànqiúqiú
tángyángniú
nàidǐnggōngqiúzhǐjiǔróu
àokǎozhīxiū

作品简介

《周颂·丝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代贵族举行“宾尸之礼”时所用的乐歌。全诗一章,共九句。首二句言祭祀之穿戴,三、四句言祭祀之准备,五、六句言祭祀之器具,最后三句言祭后宴饮。此诗采用赋法,场面气氛描写得很庄严。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记述周贵族祭毕巡视饮宴安排情况的小诗。《毛诗序》谓此篇主旨是“绎”。“绎”即“绎祭”,语出《春秋·宣公八年》:“壬午,犹绎。”周代的祭祀有时进行两天,首日是正祭,次日即绎祭。《谷梁传》说:“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也就是说,周代天子与诸侯,在举行正祭的次日,又举行祭礼,称之为“绎祭”。此诗未有“绎祭”字样,《毛诗序》应是推测;但从诗的内容看,这个推测还是有根据的,所以尽管有人责难,但一般还是为后人所接受。

相关诗文

周颂·烈文

〔先秦〕诗经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周颂·执竞

〔先秦〕诗经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周颂·臣工

〔先秦〕诗经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周颂·我将

〔先秦〕诗经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周颂·雝

〔先秦〕诗经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於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周颂·载见

〔先秦〕诗经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以介眉寿,永言保之。

思皇多祜,烈文辟公。

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