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认为介入文坛的人本就寥寥无几,即使名噪一时,终究也会归于寂寥。虽然清王朝已日薄西山,但是在思想上仍然有束缚,诗人只好借吟咏风花雪月排遣情怀,抒发对现实的感慨和满腹牢骚。此诗名为“梦中作”,实则借梦发挥,驰骋想象,运用象征手法暗示现实,波澜曲折,意味隽永。
梦中作
不是斯文掷笔骄,牵连姓氏本寥寥。
夕阳忽下中原去,笑咏风花殿六朝。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梦中作》此诗写于道光七年丁亥(1827),这年龚自珍再次提出戒诗。之所以屡言戒诗,一方面是迫于清王朝在思想界的高压政策,使他有许多话不敢倾吐;另一方面也是不满于当时文坛上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文风的一种消极表现。诗人便以梦为题,一吐心声。
翻译注释
翻译
近来懒发议论,却并非冒充文雅之士,假装斯文。现在与文坛有牵连的人本已寥寥无几。
夕阳西下,中原冷落,四顾苍茫。怅感六朝的风流韵迹,且自戏咏风花雪月聊遣情怀吧。
注释
(1)斯文: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本指礼乐制度,后用来称有道德、有学问的文儒之士。这里为作者自指,也可指自己创作的作品。
(2)掷笔:扔下笔,此指戒诗。
(3)夕阳忽下中原去:暗喻清王朝日落西山的政治局势。中原:本意为平原、原野,旧时以今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称中原。此处代指中国。
(4)风花:风花雪月,泛指诗歌题材。
(5)殿:殿后,在最后。
(6)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合称六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龚自珍的诗
相关推荐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江南·兰烬落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梦芙蓉·赵昌芙蓉图梅津所藏
西风摇步绮。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锦温花共醉。当时曾共秋被。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画图重展,惊认旧梳洗。去来双翡翠。难传眼恨眉意。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梦中作四首
【其一】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敝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其二】
一抔自筑珠丘陵,双匣犹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泣冬青。
【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其四】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梦后寄欧阳永叔
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梦游三首·其二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蘸甲递觞纤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梦中和觞字韵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
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
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
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