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其三·梁比部有誉

〔明代〕徐中行

梁生南海彦,早岁握明珠。

滔荡秉大节,深湛思独殊。

献赋聊薄游,偶与同好俱。

杨榷得宜筌,清响奋天衢。

大雅一以振,巴人空滥竽。

浊世多局促,中怀惨不舒。

振衣谢尘网,逝将还旧庐。

增城与罗浮,仙人可等期。

伊余薄世恋,夙昔同玉趋。

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

全文拼音版

zishī··sān··liángyǒu
liángshēngnánhǎiyànzǎosuìmíngzhū
tāodàngbǐngjiéshēnzhànshū
xiànliáobáoyóuǒutónghǎo
yángquèquánqīngxiǎngfèntiān
zhènrénkōnglàn
zhuóshìduōzhōng怀huáicǎnshū
zhènxièchénwǎngshìjiāngháijiù
zēngchéngluóxiānrénděng
báoshìliàntóng
ānlíngfēngěrzhǎngxiāng

作者介绍

徐中行(1517—1578),字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长兴(今浙江长兴)人,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江西左布政使。其诗取法唐人,《暮发滁阳》《山陵道中风雨》等气象雄浑;散文古朴有法度。为官清廉,曾主持治理黄河。晚年筑室天目山下,著述自娱。著有《天目山堂集》《青萝馆诗》,虽在后七子中名声稍逊,但创作较有特色,王世贞称其"诗律精严,高华整栗",体现了复古派诗歌的典型风貌。

相关推荐

五月十日

〔宋代〕韩淲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

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

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

薰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

五日观妓

〔唐代〕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五松山送殷淑

〔唐代〕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五月五日

〔宋代〕梅尧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