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使至汝州

〔唐代〕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作品简介

《江陵使至汝州》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出差江陵返回到汝州的沿途风光,表达了诗人离家已久终于得还的喜悦心情,以及离家乡越近归心就愈加迫切的复杂情绪。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供职于魏博节度使田氏幕府的王建出使荆南(治所江陵),《江陵使至汝州》此诗便记是记录诗人当时返程途中的优美景色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回头看巴山的道路隐没在白云里边,我寒食离开家乡麦熟才回来。

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像是染过一样的山峰。听人说这就是汝州的山。

注释

(1)巴路:巴山小路。巴,古国名,在今川东、鄂西一带。

(2)寒食:寒食节,指三月。

(3)麦熟:小麦成熟,指五月。

(4)染:点染,书画着色用墨。

(5)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全文拼音版

jiānglíng使shǐzhìzhōu
huíkànzàiyúnjiānhánshíjiāmàishúhuán
shùfēngqīngrǎnshāngrénshuōshìzhōushān

作者介绍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王建的诗

相关推荐

江上

〔唐代〕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宋代〕苏轼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江南遇天宝乐叟

〔唐代〕白居易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

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熏煮温汤源。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

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暗锁春云。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江城子·鹊声迎客到庭除

〔元代〕蔡圭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江令人请赞

〔宋代〕释宗杲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

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

家贫无饭疃,出家去投佛。

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江月

〔清代〕施闰章

十月晴江月,微风夜未寒。

依人光不定,照影思无端。

少壮随波去,关河行路难。

平生素心友,莫共此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