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亭

〔唐代〕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作品简介

《汴河亭》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描绘了隋炀帝杨广东游广陵的盛况,凭吊古迹,婉转劝讽,抒发感慨。前三联写隋炀帝游幸江都豪奢情状。先写兴起游兴,再写劈昆仑、修运河,前拥后簇的奢侈豪华场面。尾联卒章显志,以四海义师蜂起,天下终至归唐,隋炀帝的“迷楼”恰如陈后主的“景阳楼”作结,点出其国亡身灭的可悲下场。全诗笔力劲健,气势雄壮,语言华美,意境阔大,且感慨深沉,讥讽无情。诗人对隋炀帝这个历史亡灵的鞭挞,实际上是针对晚唐政治腐败,统治者生活奢靡的现实而发的。

创作背景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民力财力开凿一条运河,即今通济渠。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这首《汴河亭》诗,当是作者在南游中经过汴河时写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注释

(1)广陵:今江苏扬州。

(2)帝:隋炀帝杨广。

(3)先劈昆仑一派流:昆仑一派流,指黄河,旧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先劈”即谓将黄河凿渠分引。先劈昆仑:一作“光碧黄河”。

(4)百二:指炀帝的禁卫兵骁勇。

(5)象阙:亦称象魏。古时宫廷门外有二台,上作楼观,两观对峙,中间阙然为道,乃悬挂法令之处。

(6)凝云:浓云;密云。

(7)鼓震:谓鼓声高鸣。

(8)旗:一作“旌”。

(9)四海义师:指天下反隋的义军。

(10)归有道:归,归附。有道,指唐朝。

(11)还似:一作“何异”。

(12)景阳楼:即景阳殿,南朝陈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

全文拼音版

biàntíng
广guǎnglínghuāshèngdōngyóuxiānkūnlúnpàiliú
bǎièrjìnbīngxiàngquēsānqiāngōngxiàlóngzhōu
níngyúnzhènxīngchéndònglàngkāiyuè
hǎishīguīyǒudàolóuháishìjǐngyánglóu

作者介绍

许浑(788—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

许浑的诗

相关推荐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宋代〕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汴州乱二首

〔唐代〕韩愈

【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其二】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唐代〕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