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九日

〔宋代〕强至

雁落霜清对此辰,蚁浮酒浊唤何人。

二年不见江南弟,九日空怜渭北身。

白发转多羞插帽,黄花漫好拟沾巾。

功名又逐秋风晚,惟有登高诗句新。

长安九日拼音版

chángānjiǔ
yànluòshuāngqīngduìchénjiǔzhuóhuànrén
èrniánjiànjiāngnánjiǔkōngliánwèiběishēn
báizhuǎnduōxiūchāmàohuánghuāmànhǎozhānjīn
gōngmíngyòuzhúqiūfēngwǎnwéiyǒudēnggāoshīxīn

作者介绍

强至(1022—1076),字几圣,北宋杭州钱塘人。庆历六年进士。历官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等。为官刚正,不附权贵。其文章简古,深受韩琦赏识,曾为韩琦撰《韩忠献公遗事》。诗歌质朴,多反映民生。与曾巩、王安石等交游。著有《祠部集》,已佚,清人自《永乐大典》辑出诗文编为《强祠部集》。强至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秋

〔明代〕祝允明

长安昔日在关中,洛阳浙右亦相同。

江东自古帝王宅,周秦已见气葱葱。

长道石城如踞虎,长道钟阜似蟠龙。

千年王气浮天表,一日真人建法宫。

天府天开天阙起,五门三殿当中峙。

五凤楼前柳似烟,奉天门外天如水。

金陵金阙胜金城,玉陛连天接玉京。

星散羽林霜气肃,天临华盖日华明。

十二飞楼石门缭,百万貔貅屯八表。

宝刹天花和月飞,郊坛神乐穿云窅。

御史当街百骑骢,将军纳陛罗霜锋。

五侯甲第遥迷雾,七贵前驱响斗风。

凤凰台上凤凰游,玄武湖中水似油。

万户莺啼花里晓,千家砧捣月中秋。

会同馆外白雉多,包茅楛矢交经过。

重译来宾醉卉服,轻烟澹粉列青蛾。

六楼六馆斗倡妍,曰日新声沸管弦。

狭市斜街迷错络,曲房洞户暗钩连。

吴下书生好远游,抱书来看帝王州。

那知高卧西风邸,蓬眉萧飒长安秋。

长安春望

〔唐代〕张蠙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

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

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长安仲春二首·其二

〔宋代〕张耒

长安花繁仲春月,北风倒山雨成雪。

穷巷下里裤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

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

夕阳才升已复晦,积云如山那肯退。

长安感事呈卢纶

〔唐代〕李端

十五事文翰,大儿轻孔融。

长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兴,无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戆,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回车访老农。

咏诗怀洛下,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清斋思虑空。

羸将卫玠比,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荆窗不碍风。

梨教通子守,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

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少壮衿齐德,高年觉宋聋。

寓书先论懒,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今怜半死桐。

秉心犹似矢,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藤架,黄花盖菊丛。

聊将呈匠伯,今已学愚公。

长安逢隐者

〔唐代〕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长安倦客行

〔清代〕周金然

长安有倦客,杜门仍息机。

朝来古寺看松归,道逢青骢举鞭挥。

朱颜不复同须眉,藐菇之姿冰雪儿。

低头三思前致词,君当有术陟鼎司。

答言公等何专愚,公解鼓瑟今好竽。

金门总无山泽癯,吓哉腐鼠鲁国儒。

盍归盍归遂其初,何水是樵山是渔。

输边卜式上公车,有口但读计然书。

千足彘,千石鱼,东国礼钱三万余,承旨揖公典石渠。

长安春兴·其三

〔明代〕李良柱

徇名徇义一身轻,燕赵豪雄故有声。

走马斗鸡诸贵业,雕柑镂蛤五侯鲭。

西山爽气朝来散,北极彤云日下生。

退食自公惭浅术,綍纶何以答承明。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四

〔明代〕陈琏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

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

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

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

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

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长安种竹二首·其二

〔明代〕何吾驺

长安买竹取途赊,移得琅玕莫问家。

小可支撑饶劲草,了无色味度繁花。

碧姿不共芙蓉醉,直节难同御柳斜。

我自与君成密友,饱餐霜雪阅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