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

〔唐代〕李益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

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

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

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

作品简介

《春行》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本诗以一位臣子的口吻描绘了一副长安春日出游的美好画卷,展现了权贵之族的安乐生活和风光秀丽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畅游其间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同时字里行间里也透露着诗人对权势的渴望,对贵族生活的向往。

翻译注释

翻译

侍奉君王的臣子入朝觐见完毕之后,从皇氏外戚聚居之地互相经过。

落日下骑马的人手握缰绳纵马飞奔,春风里飘着白纻歌的声音。

离皇宫近得到恩宠容易,打猎选择去五陵原的人多。

归来的路上回望南桥,杨柳枝条垂在水面随风划出细细的波纹。

注释

(1)戚里:外戚聚居之地,此处泛指权势富贵之地。

(2)青丝:马缰绳。

(3)白纻歌:乐府舞曲名。

(4)三殿:此处指唐大明宫麟德殿。

(5)五陵:五个汉代皇帝陵墓所在地(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泛指五陵原,唐时贵族居住区。

全文拼音版

chūnxíng
shìchéncháoxiāngguò
luòqīngchūnfēngbáizhù
ēnchéngsān殿diànjìnlièxiànglíngduō
guīnánqiáowàngchuíyáng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大历四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以边塞诗闻名,与李贺并称"二李",《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作品慷慨悲凉,写尽戍边将士情怀。七绝尤佳,明代胡应麟推为"盛唐以下第一人"。晚年诗风转为闲适。因诗名显赫,每有新作,乐工争相谱唱。作为大历诗坛重要代表,其作品兼具盛唐气韵与中唐新变,《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对中晚唐边塞诗发展影响深远。

李益的诗

相关推荐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思

〔宋代〕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暮

〔宋代〕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春日郊外

〔宋代〕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春晴泛舟

〔宋代〕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春江晚景

〔唐代〕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