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淮安道中

〔元代〕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淮时。

作品简介

《初夏淮安道中》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出网的鱼虾,著枝的梅杏;后两句描写了雨后初晴,路上行人来往的景象。全诗语言清新俊逸,生机勃勃,很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萨都剌任江浙行中书省郎中,是年四月赴杭州上任。途中经过江苏淮安,看见江南四月初夏的景色,诗人便写下了《初夏淮安道中》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鱼虾活蹦乱跳刚刚出网,青色的梅杏已经挂满了枝头。

树上长满了嫩叶,春雨刚刚停歇,在这四月天里,行人从淮安经过。

注释

(1)泼泼:象声词,鱼掉尾的样子。

(2)著枝:挂在枝头。著,附着。

全文拼音版

chūxiàhuáiāndàozhōng
xiāchūchūwǎngméixìngqīngqīngzhezhī
mǎnshùnènqíngchūnxiēxíngrényuèguòhuáishí

作者介绍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萨都剌的诗

相关推荐

初至西湖记

〔明代〕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唐代〕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