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窜逐在楚地的最南端,这里的山水穷尽了艰险的景象。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我迈步登上了永州城地势最高的法华寺,一任萧散疏顽地尽情畅游。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寺庙檐下的山势非常陡峭,可以在那里看到整个人间。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但那里反而像身处幽谷当中,荆榛覆盖令人难以登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我让僮仆将那里翦伐干净,构建了亭宇来截断了山势。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景象分明可以判断清浊,飘飘欲仙似乎升在了云霞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远处的山群恍如向西亭来聚凑,澄澈的江水环抱着清清的山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夕阳面临着轩窗而堕下,栖息的鸟儿也在我的面前飞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荷花开出了美丽的色彩,筼筜竹子上留存着无数泪班。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神情舒畅使我屏绝了羁绊,心志闲适也忘却了儒弱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我自从被贬逐以来已经憔悴了很久,到今天登临西亭才感觉到开颜心快。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但这种赏心乐事实在难以久留,离别的思念又涌上心头。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向北眺望,自己的亲友都被隔在远方;向南瞻看,到处是蛮夷间杂。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放下这些杂念,不要去想吧!让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享受闲适的乐趣。

注释

(1)法华寺:在永州地势最高处。

(2)西亭:法华寺西庑的外面,有大竹数万株;竹林外边,山形下断,榛莽丛生,蒙杂拥蔽,不利远眺。于是砍去丛莽,在断山上构筑了一个两见方的亭子,因地处法华寺西,故名西亭。

(3)窜:逃匿。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

(4)极:终极,尽头。

(5)山水:指环境。

(6)穷:极其。

(7)萧散:闲逸。

(8)任:任意,率性。

(9)疏:疏放,放诞。

(10)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11)垂:通“陲”,边。

(12)斗:通“陡”。

(13)欲似:好像。欲:似。

(14)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

(15)榛翳: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

(16)童:仆。

(17)恣:任意,尽力的。

(18)披翦:砍削。披:砍伐。翦(jiǎn):同“剪”,削。

(19)葺:盖房。

(20)宇:屋檐,指亭阁。

(21)横:横对着。

(22)割:切开,划开。

(23)判:分开,差别。

(24)清浊:天地。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25)岫:(峰峦。

(26)攒:聚集,凑拢。

(27)顶:峰顶,山头。

(28)抱:环绕。

(29)临:对着。

(30)轩:窗。

(31)当:对着。

(32)菡萏:荷花。

(33)溢:流出。

(34)嘉:美好。

(35)筼筜: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

(36)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

(37)屏:除去。

(38)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动或思想。适:安宁,舒适。

(39)幽潺:忧愁。潺(chán):愁苦,烦恼。

(40)枯槁:憔悴。

(41)迨:到。

(42)始:才。

(43)间:隔离。

(44)夷蛮:古代称少数民族,东方为夷,南方为蛮。这儿泛指南方各种少数民族。

(45)置:放下。

(46)寄:托,靠,凭借。

(47)须臾:片刻。

构法华寺西亭拼音版

gòuhuá西tíng
cuànshēnchǔnánshānshuǐqióngxiǎnjiān
dēngzuìgāoxiāosǎnrènshūwán
西chuíxiàdǒujuékuīrénhuán
fǎnzàiyōuzhēnpān
mìngtóngjiǎnhéngduànshān
pànqīngzhuópiāoruòshēngyúnjiān
yuǎnxiùcuánzhòngdǐngchéngjiāngbàoqīngwān
zhàolínxuānduòniǎodānghuán
hàndànjiāyúndāngqīngbān
shénshūpíngsuǒzhìshìwàngyōuchán
zhújiǔgǎodàijīnshǐkāiyán
shǎngxīnnánjiǔliúniànláixiāngguān
běiwàngjiànqīnàinánzhānmán
zhìzhīdàoqiěxián

作品简介

《构法华寺西亭》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西亭凌驾众山之势,凸显其高广;又写江水缭绕、夕阳飞鸟,增添了西亭的秀丽;于此天地美景之中,柳宗元悲从中来,隐隐约约吐露出黜谪心境,虽然结以“且寄须臾闲”,却仍然令人感到说不出的忧戚。此诗满怀怨愤,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构法华寺西亭》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夏。柳宗元《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余既谪永州,以法华寺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间岁,而元克己由柱下吏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可知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柳宗元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题滁州醉翁亭

〔宋代〕欧阳修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湖亭望水

〔唐代〕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阎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游赏心亭

〔宋代〕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洗然弟竹亭

〔唐代〕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客亭

〔唐代〕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潼关河亭

〔唐代〕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春游南亭

〔唐代〕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洗脚亭

〔唐代〕李白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