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元代〕刘因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

夜来赤脚踏苍鳞,一著神鞭上箕尾。

天风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

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沾人衣。

寄谢君平莫饶舌,袖中此物无人知。

作品简介

《西山》是元代诗人刘因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奇幻的想象和壮丽的意象,描绘西山之巍峨与登临之缥缈,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遨游天界的理想。开篇以“龙蟠”喻山势磅礴,借“西风吹不起”反衬其雄浑;继而以“赤脚踏苍鳞”“神鞭上箕尾”写登天之举,充满神话色彩;后段“醉抱明月”“银河鼓浪”融浪漫与清冷于一体,暗含孤高情怀;末句借严君平典故,暗示袖中藏有天地奥秘,含蓄表达遗世独立之志。全诗气势恢宏,语言瑰丽,融合道家仙趣与文人豪情,是元代隐逸诗风的代表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龙盘踞在太行上绵延几千里,(所以)尽西风之力也无法将山吹起。

(某天)夜晚“我”赤脚走在龙身上,一挥鞭就驱策着神龙上达云霄。

天上的风清冷凄寒,侵入肌肤,我乘着醉意抱走天上的月亮并将它带回人间。

嫦娥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哭泣,(回程的路上)银河翻起波涛沾湿了我的衣服。

“我”会希望严君平不要将这件事情讲出来,(这样)我袖中藏着的月亮就没有人会知晓了。

注释

(1)西山:太行山。

(2)龙蟠:龙环绕、盘踞状。

(3)苍鳞:龙鳞。

(4)一:垫字,无意义,不译。

(5)著:挥鞭。

(6)泠泠:清凉,凄清的样子。

(7)鼓浪:翻起波涛。

(8)寄谢:答谢;报答。

(9)君平:此处引用严君平的典故,字君平,西汉蜀郡(今四川)人。严遵好老庄思想,隐居不仕,在成都以卜筮为生。

(10)饶舌:多嘴;作者希望(像)严君平(一样高明的术士)不要将自己上天揽月的事情说出去。

(11)袖中此物:即指从天上带回人间的月亮。

全文拼音版

西shān
西shānlóngpánqiānjìn西fēngchuī
láichìjiǎocānglínzhuóshénbiānshàngwěi
tiānfēnglínglíngqīngzuìbàomíngyuèrénjiānguī
chángélèigǎnyínlàngzhānrén
xièjūnpíngráoshéxiùzhōngrénzhī

作者介绍

刘因(1249—1293),元初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天资聪慧,深研程朱理学,拒仕元朝,隐居教授,世称“静修先生”。其学融汇儒道,诗文沉郁真挚,有《静修集》传世,为元代理学代表人物之一。

相关推荐

西河·和王潜斋韵

〔宋代〕曹豳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西江月·遣兴

〔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河·天下事

〔宋代〕王野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归来未?

西园

〔宋代〕陆游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

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

西施·柳街灯市好花多

〔宋代〕柳永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