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十一年前我是南渡灞水之客,如今则是四千里外北归之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诏书赶在春暖天气之时送到,归路上花开处处而万象更新。
注释
(1)十一年前:指诗人被贬离开长安的时间。
(2)南渡:指诗人被贬到永州。
(3)四千里外:永州北距长安约四千里。
(4)诏书:皇帝的命令文告。
(5)许:许可。
(6)逐:跟随。
(7)阳和:暖和的春天。
(8)驿路:传递官方文书之路。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十一年前我是南渡灞水之客,如今则是四千里外北归之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诏书赶在春暖天气之时送到,归路上花开处处而万象更新。
(1)十一年前:指诗人被贬离开长安的时间。
(2)南渡:指诗人被贬到永州。
(3)四千里外:永州北距长安约四千里。
(4)诏书:皇帝的命令文告。
(5)许:许可。
(6)逐:跟随。
(7)阳和:暖和的春天。
(8)驿路:传递官方文书之路。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诗词作品之一。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从永州回来了,后两句主要写回京的路上,所见的景物。这首诗主要包含着他对当年遭受贬斥的愤懑,对长期放逐生活的回忆以及作者奉诏重回长安时的激动心情。
柳宗元在公元八一五年初被唐宪宗从永州召回。进入长安前,他在灞亭上写了《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这首诗,表达了他渴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实现革新理想的政治热情。
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人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