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三首》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表达对亡友的思念。第二首诗直接写实抒情,写初入官场,官微言轻,新知交浅,老辈凋零,知音难觅。
秋心三首·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秋心三首》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这组诗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为自悼身世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忽然获得一个官职而来到京城,然而只能随众俯仰,与俗浮沉。
新认识的同僚如同过眼云烟,一触即逝;旧结交的前辈填满心中,然人皆谢世如同夜雨沦落。
屈原作《天问》对宇宙发出种种疑问,上帝难以解答,我纵有治国谋略但无人采纳,也不必徒劳地陈述。
一清早便有无数来自湘水之南或剑阁之外的人来访,来客登记簿上有一长串名字,倒还值得夸耀。
注释
(1)忽筮一官:即忽然获得一官之意。古人迷信,在出仕之前,用蓍草占卜以问吉凶,称为筮仕。
(2)阙下:宫阙之下,指京城北京。作者嘉庆二十五年(1820)入京为内阁中书,中间几年以母丧离职,至道光六年(1826)春复回京城为官。
(3)不材:既是自谦没有才德,实际上又深寓雄才大略不为世所知,不为世所用的愤慨,与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同义。
(4)夜雨沦:比喻老辈凋谢。
(5)天问:《楚辞》篇名,屈原所作。
(6)阴符:即《阴符经》,古代的一部兵书。这里指治国的谋略,改革的方案。
(7)客籍:登记来客的册子。
(8)差:尚。
(9)富:多。
(10)剑外:剑阁之外,指四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龚自珍的诗
相关推荐
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雪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蘋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和袭美春夕酒醒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送赞律师归嵩山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家山归梦图三首
【其一】
别却并州已六年,眼中归路直于弦。
春晴门巷桑榆绿,犹记骑驴掠社钱。
【其二】
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
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倚新晴。
【其三】
游骑北来尘满城,月明空照汉家营。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