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作品简介

作者袁枚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某日去西湖拜谒岳飞墓,面对西湖秀色,追忆英雄业绩,不免诗兴大发,感慨顿生。“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忠魂与山河同在,英灵与哀思共存,当游人在饱览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际,心灵必然受到洗礼和熏陶。作者只是在谒墓时,以一人之领悟道出万人之心愿。同时,作者作为清官廉吏,对于前贤,其仰慕之情更别有一番意义。

翻译注释

翻译

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

天下人之所以开始更加敬重西湖,觉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飞和于谦的祠庙和坟墓。

注释

(1)江山:江河和山岭,即大自然的山水。

(2)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妙到了极点。

(3)丹青:朱砂和石青,是中国古绘画中常用的颜色。

(4)岳于双少保:指岳飞和于谦,他俩曾官封少保,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

全文拼音版

yuèwáng
jiāngshānyàowěirénshénhuàdānqīnghuà
làiyǒuyuèshuāngshàobǎorénjiānshǐjuézhòng西

作者介绍

袁枚(1716一1797),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抒写个性与真情,反对拟古,代表作《所见》《马嵬》等清新灵巧。中年辞官隐居南京小仓山随园,广收女弟子,倡导女子教育。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诗文集》,其文学理论与创作开清代诗坛新风,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的诗

相关推荐

谒巫山庙

〔唐代〕薛涛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谒金门·吟望直

〔宋代〕赵淇

吟望直,春在阑干咫尺。山插玉壶花倒立,雪明天混碧。

晓露丝丝琼滴,虚揭一帘云湿。犹有残梅黄半壁,香随 流水急。

谒金门·愁脉脉

〔宋代〕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谒金门·秋兴

〔宋代〕苏轼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谒老君庙

〔唐代〕李白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