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
(1)以:因。
(2)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3)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4)五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5)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6)碧:绿。
(7)薄宦:指官职卑微。
(8)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9)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10)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
(11)君:指蝉。
(12)警:提醒。
(13)亦:也。
(14)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