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七夕

〔宋代〕吴文英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作品简介

《惜秋华·七夕》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紧扣题旨“七夕”,反复论述天上胜过人间;下片从词题“七夕”引申发挥,抒发对所爱女子无由再会的感叹。全词化用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来抒写怀念去姬之情,将景物描写、叙事、抒情三者结合,善用景物托情,风格含蓄委婉。

创作背景

《惜秋华·七夕》此词为七夕忆姬之作,当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之后,当时苏姬刚刚离去,词人已在京城临安。夏承焘《梦窗词集后笺》:“卷中凡七夕中秋、悲秋词,皆怀苏州遣妾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七夕之夜,小径上已结起了蛛丝,西面小楼遮暗了斜堕的月儿,秋风吹乱了我头上的花发。皇宫中正传出漏声,我想起传说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钿钗划出了一条银河,活生生地将牛郎织女分隔在两岸这一遗憾事。人世间的男女爱情也是如梦易醒,似风易散,算起来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过。牛郎织女虽是一年一度鹊桥会,但这相会也会很快来到的。纵然他们的相逢,似乎有“相见不相识”的滋味,但能够有这一年一度鹊桥会的准确时间,总胜得过那巫山神女的来去无踪,毫无准讯。

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一股凉沁的秋风,耳中顿时听到有桐叶飘落露井台上的簌簌声,触动了词人像屈大夫吟哦着楚辞一般凑成了哀切的韵律。因秋风起而仰望青天,只见彩云被风分散,又想到天上的鹊桥恐怕也被风吹断了吧。那牛郎与织女两人的离别情,是没有谁能问得清楚的。天上的银河已经把他们阻隔了千万年,人们只能望见织女星闪烁,好像在闪动着她那晶莹的泪珠似的。我望着那些绣娘们在七夕中祈求“金针”,希获“乞巧”的情景,不觉又牵扯出无限感慨。

注释

(1)露罥:露:通“路”,指小径。罥:悬挂,挂结。

(2)阴堕月:形容七夕之月,弯而不明,月亮将堕之时。

(3)宫漏未央:宫漏:指钟漏,古代计时器。未央:未完,未尽。

(4)钿钗遗恨:一本作“钿钗送遗恨”。

(5)巫阳:女巫名。出自宋玉《招魂》。

(6)露井梧桐:用桐叶知秋意。露井:无井栏井盖之井。

(7)楚骚:泛指《楚辞》与屈原作品。

(8)翠羽:指鸟鹊。

(9)婺星:婺女星。又称女宿、须女。

(10)度金针:古代七月七日夜之习俗,妇女穿七孔针以乞巧。

(11)方寸:指心。

全文拼音版

qiūhuá··
juànzhūxiǎolóuyīnduòyuèqiūjīnghuábìngōnglòuwèiyāngdāngshídiànchāihènrénjiānmèng西fēngsuàntiānshàngniánhuáshùnxiāngféngzòngxiāngshūshèngquèyángzhǔn
chùdòngliángxùntīngjǐngtóngchǔsāochéngyùncǎiyúnduàncuìsànqíngnánwènyínwànqiūshēngdànwàngzhōngxīngqīngrùnqīngjùnjīnzhēnmànqiānfāngcùn

作者介绍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惜秋华·叶叶丛丛

〔清代〕吴藻

叶叶丛丛,自绿章奏罢,春娇馀恨。不挂翠帘,凉阶更无人问。

秋千架底回思,记旧日匆匆撩鬓。秋阴,护南楼怕染,斜阳金粉。

扶病睡难稳。甚檀心似醉,脸霞红晕。几个候蛩,知否断肠芳讯。

伶俜瘦蝶飞来,便梦冷、香疏重认。风紧。又烧残、烛花一寸。

惜秋华·媭砧课读图为王少鹤农部题

〔清代〕周之琦

旧业青箱,诵先芬、幸托茕茕月姊。珠树俊才,名成捣衣声里。冰绡细写前尘,照灯影、柴门深闭。谁记。有元龙、省识当时情事。

宫锦艳柯里。是寒砧叠就,香罗文绮。霜杵泪、痕悽红,尚沾掺指。扁舟画省归来,胜清沔、相望天际。迎侍。趁明年、一帆春水。

惜秋华·白秋海棠

〔近代〕赵熙

若有人兮,把秋魂化出,瑶姬前世。

风影露华,依然淡妆如此。

惺惺自惜惺惺,为谁渍盈盈珠泪。

相思未相逢,便滴晶奁成水。红韵对君洗。

恁铅华断了,藐姑心事。欲叩素娥清净,送它何地。

凉宵试拂银筝,定唱入雪儿歌里。仙子。

月明中碧城十二。

惜秋华·牵牛花

〔清代〕曹贞吉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

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耐肯伴红蓼。

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

湿青苔、暗萤相照。

惜秋华·牵牛花

〔清代〕沈岸登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

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

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

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灵鹊小窗报。

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

浅白更青,残月恁时留照。

思他帐底冰绸,问曲屏、试花还好。谁拗。

负晨妆、采芳人到。

惜秋华·见绝妙近词

〔清代〕高篃

砌曲红疏,自华年梦断,芳魂愁楚。

绡帐睡残,休问卷帘人妒。

多情剩有啼螀,伴夜月、瑶阶凄语。

妆成,怨秋心寂悄,嫣红无主。幽思定谁诉。

记玉人倦饰,镜鬟妍谱。瘦影数枝低约,露丛烟缕。

墙阴背立无言,莫误认、烧灯前度。何处。

有寒闺、彩幡低护。

惜秋华·和梦窗韵

〔清代〕杨玉衔

萧飒寒声,撼窗棂、似叩羁栖愁抱。

门掩灯孤,相怜尚垂青照。

尘劳不许心閒,猿马走、憧憧尘扰。

绮语问谁呵,顾影自欹吟帽。篱菊报秋老。

算斜阳木末,余明犹好。蓬路远,残翮短,任教迟到。

须知宇宙原宽,泛沧溟、江湖杯小。知了。

软红尘、误人多少。

惜秋华·陆蔚庭秋夜读书图

〔近代〕吴湖帆

澹月疏星,掩纱窗闪烁,今宵难寐。

风雨夜惊,萧萧满院秋至。

当年赋感欧阳,更叹息、无知童子。

狩多少清愁,付与寒蛩声里。一卷寄千里。

对双梧引碧,绿蕉凝紫。往事旧约,绮思亚阑独倚。

风流艳说云间,仗衍派、娄东传美。余此。

看百年、数沧桑几。

惜秋华·輠襔簪

〔清代〕龚自珍

瑟瑟轻寒,正珠帘晓卷,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

芳讯寄应准。待穿来弱线,似玲珑情分。移凤褥,欹宝枕,露乾香润。秋人梦里相逢,记欲堕、又还黏鬓。醒醒。海棠边、慰他凉靓。

惜秋华·忏盦读余近稿有赋依韵詶之并示二湘

〔近代〕周岸登

鬓短愁长,念堂堂、去日双丸催换。

卧雨茂陵,新来带麟宽眼。

迎秋泪洒寒芜,最萧瑟、江关吟断。

词边恨,莺边故国,鸥边新伴。天远梦犹远。

叹昆仑睡觉,不胜清怨。醒醉地,歌舞事,妮寒憎暖。

渊明赋了闲情,度曼声、楚骚曾乱。拈管。

按新腔、步摇珠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