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了北固山像大海的门户横亘天边;颔联描写了夜色中金山的所闻所见;颈联描写了月夜下的山上松林中;尾联描写了诗人想要乘着木筏去扶桑一游的愿望。此诗通过描绘金山及其周围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感慨。全诗对偶精严,章法井然。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长弟王安国(字某某)赐进士及第,时安国以诗才名闻一时,与王安石唱和最多,安国曾为其兄王安石写下诗作《金山会宿诗寄亲友》,诗文读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次韵诗来表达自己内心对安国的情感。
翻译注释
翻译
在天尽头横着的大海门户是北固,那晚烟中的沙岸边像是西兴。
已不见船舫仍听到笛声,远处有楼台却只看到闪灯。
山月照入松林像金色破碎,江风吹上水面像积雪崩腾。
我飘然奇想乘船出海,想一游扶桑,可惜不能。
注释
(1)天末:犹言天边。
(2)北固:北固山,在镇江东北。三面临江,北望海口,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3)西兴: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境内,是王安石旧游之地。
(4)船舫:指游船。舫,船。
(5)崩腾:波涛汹涌的样子。
(6)飘然:轻快的样子。
(7)乘桴:乘着木筏。
(8)扶桑:神话中日出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二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一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其一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二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三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二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