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桥送别

〔唐代〕柳中庸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作品简介

《河阳桥送别》是唐代诗人柳中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抒写诗人在河阳桥上送别友人远去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分别是一幅独立的画面,而又共同组成了一幅“浮桥送别图”。全诗言辞简淡自然,意境萧疏淡雅,情感真挚浓厚,可谓余味悠长。

翻译注释

翻译

滚滚黄河从千里之外奔涌而来,宽阔的江面上架有河阳浮桥;在此送别友人到遥远的晋国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远方。

若是倚着栏杆,遥望千里之外的友人所往之地,一定可以看见北风萧萧,雨声淅沥,吹打着载着友人远去的马儿。

注释

(1)浮桥:指河阳桥。

(2)晋国:指今山西一带,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

(3)傍:倚靠。

(4)阑干:即栏杆。

(5)萧萧:凄清的样子。此处形容风雨声。

全文拼音版

yángqiáosòngbié
huángliúchūyǒuqiáojìnguóguīrényáo
ruòbànglángànqiānwàngběifēngxiāoxiāo

作者介绍

柳中庸 (?—775),名淡,中庸是其字,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叔。大历年间进士,曾授洪府户曹,不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李端为诗友。《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全唐诗》存其诗十三首。

柳中庸的诗

相关推荐

河阳诗

〔唐代〕李商隐

黄河摇溶天上来,玉楼影近中天台。

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

梓泽东来七十里,长沟复堑埋云子。

可惜秋眸一脔光,汉陵走马黄尘起。

南浦老鱼腥古涎,真珠密字芙蓉篇。

湘中寄到梦不到,衰容自去抛凉天。

忆得蛟丝裁小卓,蛱蝶飞回木棉薄。

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

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

楚丝微觉竹枝高,半曲新辞写绵纸。

巴陵夜市红守宫,后房点臂斑斑红。

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

晓帘串断蜻蜓翼,罗屏但有空青色。

玉湾不钓三千年,莲房暗被蛟龙惜。

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

不知桂树在何处,仙人不下双金茎。

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

百劳不识对月郎,湘竹千条为一束。

河传·曲槛

〔五代〕顾夐

曲槛,春晚。碧流纹细,绿杨丝软。露华鲜,杏枝繁,莺转,野芜平似剪。

直是人间到天上,堪游赏。醉眼疑屏障,对池塘。惜韶光,断肠,为花须尽狂。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宋代〕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河传·江畔

〔唐代〕温庭筠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河传·太平天子

〔五代〕孙光宪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

河传·花落

〔五代〕孙光宪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河传·棹举

〔五代〕顾夐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河传·去去

〔唐代〕李珣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河满子·秋怨

〔宋代〕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