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

〔元代〕赵孟頫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作品简介

《溪上》是元代画家、文学家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咏怀诗,此诗首联写溪上风景,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景物“清远”的感受;颔联写诗人由所见的白鸥、玄燕而引起心中的惆怅;颈联急转,诗人不是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中,而是想到战前锦缆牙樯、凤笙龙管的繁华景象,如今时异事迁,化作灰飞烟灭。尾联写诗人欲常伴湖山,学秦末东陵侯召平隐居以了残生。全诗写得平淡隽永,有六朝诗恬然和平之致,且风格婉丽清新,自然入妙。

创作背景

据《元史》记载,赵孟頫系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官至翰林承旨,在当时“南人”官员中深得元世祖的恩宠。因此招来人忌,经常遇到倾轧排挤的官场风波。至元二十九年(1192年),赵孟頫向元世祖请调外任,以集贤学士出知济南,曾在家乡住了一段时间,《溪上》这首诗可能作于此时。

翻译注释

翻译

小溪上清风阵阵,小溪边柳絮纷纷。小溪中春水清澈,看不到一丝沙痕。

翩翩白鸥无心飞过,燕子却知岁华又新。

五彩楼船只是昨日梦幻,谁家凤笙龙管乐声纷纭。

我常想起过去的东陵子,也想寻觅田园,种瓜青门。

注释

(1)溪上:溪,即诗人家乡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苕溪。有二。西苕溪源出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南天目山北麓。东苕溪源于今浙江省临安县西北天日山南麓。东西苕溪于湖州市合流北入太湖。

(2)白鸥无机事:《列子·黄帝篇》载:古时海边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白鸥,每天清晨到海边,常有成百只白鸥飞集他身边。一次这个人的父亲叫他去捉一只白鸥来玩玩,他再去海边,白鸥就不再飞下来了。

(3)玄鸟:出自《山海经》: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据《礼记·月令》载,“是月(仲春二月)也,玄鸟(燕子)至”。故此应指燕子,其能知季节,春来秋去。

(4)锦缆:锦制的缆绳,形容缆绳精美。

(5)牙樯:象牙装饰的桅杆。一说桅杆顶端尖锐如牙。

(6)凤笙:笙形像凤,故古人称为风笙。

(7)龙管:指笛,相传笛声如龙吟,故称笛为龙管。

(8)东陵子:即秦末隐居不仕的东陵侯召平。《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亦作邵。

全文拼音版

shàng
shàngdōngfēngchuīliǔhuātóuchūnshuǐjìngshā
báiōuxìnshìxuánniǎoyóuzhīyǒusuìhuá
jǐnlǎnqiángfēizuómèngfèngshēnglóngguǎnshìshuíjiā
lìngréndōnglíngziwèntiányuánxuézhǒngguā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本为宋朝宗室,宋亡后家居自学。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派人到江南搜访遗贤,被荐举入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他是著名的书画家,也是元代一位重要诗人。著作有《松雪斋集》等。

赵孟頫的诗

相关推荐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上作二首·其二

〔宋代〕陆游

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溪晚凉

〔唐代〕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溪中早春

〔唐代〕白居易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溪村即事

〔元代〕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溪上作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

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

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