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相逢行赠彭甘亭
青天荡荡淮阴城,城中城外惟两生。
一生来吴淞,车脚偶转风中蓬。
一生弇山客,作客三年归不得。
吁嗟两生一城隔,一生不入一不出。
一生闭寘新妇车,夜惟抱影日抱书。
偶然一落笔,惊走千蠹鱼。
一生自是悠悠者,肥肉大酒便结社。
有时精悍生眉间,有时蒲伏出跨下。
曈曈晓日城门开,千人万人纷往来。
两生白眼看不见,但闻鸦鹊浩浩声如雷。
何来故人忽传语,咫尺两生奈何许。
一生驰书若传箭,一生笑口如流电。
十年乡里各参商,岂意今朝乃相见。
呜呼世间万事奇绝多若此,男儿那不长贫贱。
相逢不用感慨多,但须痛饮为长歌。
歌成两地发高唱,自出金石相鸣和。
韩侯台下波粼粼,漂母祠前草没人。
英雄儿女尽安在,天涯珍重双浮萍。
明朝一生挂帆去,便将入海寻烟雾。
从来国士说无双,斗大淮阴让君住。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从军行七首·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杨柳八首·其三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白门感旧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敦煌太守后庭歌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赠黎安二生序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尊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踏歌行·梦里思大漠
梦里思大漠,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
云安阻雨
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
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