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游三台

〔金代〕元好问

拥岧岧双阙,龙虎气,郁峥嵘。想暮雨珠帘,秋香桂树,指顾台城。台城,为谁西望,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只道江山如画,争教天地无情。

风云奔走十年兵,惨淡入经营。问对酒当歌,曹侯墓上,何用虚名。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安得参军健笔,为君重赋芜城。

作品简介

《木兰花慢·游三台》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词作,这是一首怀古词,它通过对邺都三台的描写和历史追述,表达了深沉的亡国之痛。词中将邺城昔日峥嵘壮伟的形象与暮雨珠帘、秋香桂树的绮丽风光加以对比,又将曹操风云奔走、惨淡经营的历史功绩与其死后西陵墓地青青茂盛的乔木对照着写,且这数者有实有虚,虚实相形,笔势腾挪变化,故极富扬抑顿挫之美。而总体上以健笔壮语写悲怀,于雄阔高朗的意境中,寄托无限的“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使忧患、反思并存。

创作背景

词人在《朝散大夫同知东平府事胡公神道碑》一文中谓:“岁丙午,某过彰德。”彰德府治所在安阳(今河南安阳),临漳是其属县。邺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县西南邺镇东,距安阳较近。金都汴梁失陷后,词人于衷宗天兴二年(1233)四月被蒙古军押解出京,羁管聊城。以后又辗转生活于冠氏一带。以金朝遗民而凭吊魏都,必然触目兴感,于是写下了《木兰花慢·游三台》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拥有这样高耸入云的宫殿台楼,显得大有天子之气,郁郁葱葱,无限峥嵘。想象秋天的时候,在珠帘外的飘飘暮雨中和香气四逸的桂树间,回顾故都邺城的情景。站在台城之上,我为谁而向西眺望?只听到哀婉的琴弦弹奏的乐曲像自己平生的遭际一样凄凉。原来只晓得江山如画,没想到自然规律是如此的无情啊。

曹操风云际会,在战争中奔波了十年,真是惨澹经营啊。我试问对酒当歌的曹操墓上,要虚名又有什么意义呢。邺城故都的乔木依然青翠,我惆怅地望着曹操的陵墓,这历史的遗恨什么时候才能平息。怎么才能像鲍照那样拥有雄健的文笔,为你再写一篇类似于《芜城赋》那样的作品呢。

注释

(1)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旧址在临漳县西南,为三国魏邺都胜迹。《地理通释》:“邺城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其中曰铜雀台、南则金虎台、北日冰井台。”

(2)岧岧:高峻的样子。

(3)双阙:立于宫庙门前的双柱。

(4)龙虎气:天子之气。

(5)台城:宋·洪迈《容斋随笔》载晋宋年间谓朝廷禁省为台,称禁城为台城。这里指邺城故都。

(6)曹侯:曹操。

(7)西陵:曹操的陵墓,在古邺城西北。

(8)参军:指鲍照,南朝宋人,字明远,因曾做过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人称他为鲍参军。曾作《芜城赋》,凭吊广陵,赋里借用西汉时吴王刘濞叛乱失败之事,讽刺了竟陵王叛乱所带来的灾祸。

全文拼音版

lánhuāmàn··yóusāntái
yōngtiáotiáoshuāngquēlóngzhēngróngxiǎngzhūliánqiūxiāngguìshùzhǐtáichéngtáichéngwèishuí西wàngdànāixiánduànshìpíngshēngzhǐdàojiāngshānhuàzhēngjiàotiānqíng
fēngyúnbēnzǒushíniánbīngcǎndànjīngyíngwènduìjiǔdāngcáohóushàngyòngmíngqīngqīngdōuqiáochàng西línghènshípíngāncānjūnjiànwèijūnzhòngchéng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宋代〕柳永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木兰花慢·重游虎丘

〔宋代〕吴文英

步层丘翠莽,□□处、更春寒。渐晚色催阴,风花弄雨,愁起阑干。惊翰。带云去杳,任红尘、一片落人间。青冢麒麟有恨,卧听箫鼓游山。

年年。叶外花前。腰艳楚、鬓成潘。叹宝奁瘗久,青萍共化,裂石空磐。尘缘。酒沾粉污,问何人、从此濯清泉。一笑掀髯付与,寒松瘦倚苍峦。

木兰花慢·断桥残雪

〔宋代〕周密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等闲。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木兰花慢·杨花

〔清代〕张惠言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

〔清代〕蒋春霖

泊秦淮雨霁,又镫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梦醒谁歌楚些?冷冷霜激哀弦。

婵娟,不语对愁眠,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元代〕梁曾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木兰花慢·流年春梦过

〔金代〕元好问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沉、不尽古今愁。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

风声习气想风流。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木兰花慢·功名归堕甑

〔元代〕张弘范

功名归堕甑,便拂袖,不须惊。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人间事、良可笑,似长空、云影弄阴晴。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声。天际暮烟冥,正百二河山。一时冠带,老却升平。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清代〕董士锡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宋代〕周端臣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袖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聊。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

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留取归来系马,翠长千缕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