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

〔宋代〕欧阳修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蘖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士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作品简介

《沧浪亭》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依据苏舜钦所寄诗文,在想象中描绘了沧浪亭幽雅景致,表现作者对沧浪亭的向往之情及对友人放废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全诗铺叙自然,语言流畅,以清新自然的句式表现与苏舜钦之间的心赏心知。

创作背景

《沧浪亭》此诗作于庆历七年(1047)。苏舜钦是“庆历新政”时宰相兼枢密使杜衍的女婿。他在政治上是个激进分子,对范仲淹所提的十条纲领并不满意,认为太温和,没有抓住要害。尽管他对范仲淹持批评态度,也被权贵势力划入“新政党人”之列。庆历四年(1044)十一月的一天,时任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的苏舜钦按照惯例,用进奏院卖故纸的钱祭神后饮宴宾客。这时保守派和革新派的斗争正处在白刃相搏的时候,保守派认为苏舜钦饮宴宾客这件事是一个打击杜衍、范仲淹(集贤校理为范所荐)的好题目,就上书弹劾苏舜钦犯了“自盗罪”。苏舜钦竟因这件事被“除名”,同时还有不少人因参加饮宴被牵连贬谪。苏舜钦被除名后,到苏州定居,于庆历六年(1046)建沧浪亭。欧阳修与苏舜钦志趣相投,经常以诗文唱和,以翰墨传情。苏舜钦构筑沧浪亭后,曾赠诗文给好友欧阳修。欧阳修当时贬知滁州,欣然应邀创作了这首诗寄赠苏舜钦予以赞美。

翻译注释

翻译

子美寄给我咏唱沧浪亭的诗文,邀我一同写作沧浪亭诗篇。

沧浪亭美景不可能亲眼去看,使我东望时心中向往遥遥思念。

想那荒落曲折的河岸,一湾野水气象古老悠远,高大的林木苍翠的山冈,在沧浪亭四周回环。

新竹抽笋增添了夏日景致,老树枝条乱长,争斗春天的鲜妍。

水禽三三两两闲暇地逗留,仰慕着主人情趣格调高搴,山中小鸟无论早晨还是夜晚,啼鸣细碎一片声喧。

不知道此地经过了几番兴废,抬头只见古老的大树织成一片苍烟。

真该叹息俗人的足迹到不了此间,虽有道路可通却寻访无缘。

谁能像你这样穷尽了山水的瑰异奇险?一直搜索到幽深隐秘之处,探求的地方居住着神仙。

最初找到的那条小路深隐在繁密的草木之间,小路尽处眼界忽然开阔,突现的境地神奇无边。

风高月白的良夜,清幽的佳景最令人留恋,晶莹的月光铺在水面,仿佛是一片白玉田。

分不出清清的是水光还是月色,只看见碧空与绿波连成一片。

清风明月本没有价目,可惜卖给你才只四万铜钱。

我又觉得这山水佳境是老天爷特别赐与,壮士失意老天理当爱怜。

古代的鸱夷子曾独自去往江海,也不管江湖上波涛浩渺翻天。

一心想脱离崎岖的世间道路,宁愿只身去到蛟龙腾跃的深渊。

哪儿比得上你驾起一叶扁舟,飘忽来往于沧浪亭边,水中红的莲花绿的水波,轻摇着你酣然醉眠。

大丈夫只要活在世间,怎么会长期被弃置不管?姑且吟咏新诗畅饮美酒,逍遥地度过眼前流年。

虽然那清幽的沧浪亭,不让我这俗客亲眼得见,还望你切莫吝惜笔墨,一定时时寄来佳句好向人间流传。

注释

(1)沧浪亭:在苏州,为苏舜钦被削职为民后在苏州所建。至今仍为苏州名胜。

(2)子美:苏舜钦,字子美。

(3)东望:苏州在滁州东南。

(4)悠然:思绪深远貌。

(5)阜:土山。

(6)篁:泛指竹子。

(7)枿:树木经斫伐后重新生长的枝条。

(8)高格:水禽浮于水上,一派闲暇自得的高士风度。

(9)啾喧:杂乱的鸟鸣声。

(10)苍烟:青色的烟雾。形容树木高大茂盛,年代已久。

(11)穷奇极怪:穷尽奇异的景物。

(12)子:您,指苏舜钦。

(13)蒙密:茂密,指茂密的草木。

(14)豁目:开扩视野。

(15)莹净:指晶莹明净的月光。

(16)琼田:形容晶莹如玉的园林。

(17)空碧涵漪涟:形容水天一色,相映成趣。空碧:犹澄碧,指水清澈碧绿。漪涟:即涟漪,波纹。

(18)壮士憔悴:指苏子美的被废。壮士:指苏子美。

(19)鸱夷:范蠡助勾践灭吴后,驾扁舟渡海隐去,改名鸱夷子皮。

(20)蛟龙渊:指大海。

(21)扁舟:小船。

(22)飘兀:飘荡。兀:摇动。

(23)红渠:指沧浪亭园中裁有荷花的水渠。

(24)弃:废弃,此指革职为民。

(25)俗客:凡俗的客人。

全文拼音版

cānglángtíng
měicānglángyínyāogòngzuòcānglángpiān
cānglángyǒujǐngdào使shǐdōngwàngxīnyōurán
huāngwānshuǐxiànggāolíncuìxiānghuíhuán
xīnhuángchōusǔntiānxiàyǐnglǎonièluànzhēngchūnyán
shuǐqínxiánxiáshìgāoshānniǎoxiāngxuān
zhīxīngfèiyǎngshìqiáojiēcāngyān
kānjiēréndàoyuǎnsuīyǒuláicéngyuán
qióngguàishuísōusuǒyōuyǐntànshénxiān
chūxúnjìngménghuòjìngqióngbiān
fēnggāoyuèbáizuìpiànyíngjìngqióngtián
qīngguāngbiànshuǐyuèdànjiànkōnghánlián
qīngfēngmíngyuèběnjiàzhǐmàiwànqián
yòujìngtiānzhuàngshìqiáocuìtiānyīnglián
chīyǒuwǎngjiāngtāomiǎofāntiān
shìtuōfǎnshēnshìjiāolóngyuān
piānzhōurènpiāohónglàngyáozuìmián
zhàngshēnzàichángxīnshīměijiǔliáoqióngnián
suīrándàojiārénjiānchuán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沧浪静吟

〔宋代〕苏舜钦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

沧浪亭记

〔宋代〕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沧浪亭记

〔明代〕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沧浪亭怀贯之

〔宋代〕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望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