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梅》由南宋词人范成大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写春愁,作者借此词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阕的疏花、淡天、云雪营造出恬淡高雅的氛围。下阕“胜绝”转承上阕。“此情谁共说?”更增加无限孤独哀苦。结尾两句两行低雁,人倚画楼又塑愁意象。以此作结,更将春愁作了扩大。全词词调清婉含蓄,景致极清绝,令人神往。
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注释
(1)春威:初春的寒威。俗谓“倒春寒”。
(2)脉脉:深含感情的样子。
(3)胜绝: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全文拼音版
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题材广泛,田园诗清新自然,如《四时田园杂兴》展现农家生活;爱国诗慷慨沉郁,如《州桥》暗含故国之思。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诗风平易晓畅而意蕴深厚,兼具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成大的诗
相关推荐
霜天晓角·赤壁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霜天晓角·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霜天晓角·梅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霜天晓角·桂花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